我在童年販賣回憶
小時候,沒有手機,沒有Wi-Fi,沒有電腦,沒有車水馬龍的夜市,也沒有漂漂亮亮的新衣服,我們很窮,但很快樂。
童年,每個人都擁有的時代。我想,也就是所謂的這個童年承包了所有的快樂吧!
在那個年代的夏天,可以吃到五毛錢一塊的冰淇淋,然后樂此不疲。那時候爺爺還在世,家里又只有我這一個孫女,爺爺每次忙完農活,都會牽著我的小手去小賣鋪買雪糕。到了小賣鋪,看見冰箱里的雪糕,高興的都不知道選哪一個,但是最后還是選擇大頭冰淇淋。爺爺付完錢,立馬打開一口一口的吃掉它。那時候應該不會想到,這一刻便是我這一生最美好的時光了吧。
那時候,家里有一條大黑狗,也就是它陪伴了我整個童年,那時候爺爺奶奶很愛怕我被人販子拐走,不讓去離他們很遠的地方玩,我就只能在院子里和大黑狗玩。很多人肯定就在想這個童年豈不是很無聊,其實不是,反而很有意義。我在院子里的一角,擺滿了自己喜歡的玩具,對了,當時的玩具不是我們現在在玩具里看到的那種玩偶呀,小貨車呀,小皮球呀,而是我自己從外面撿回來的一些小石頭,拿著奶奶不要的小鏟,小盆,然后仿仿大人的樣子去摘菜,洗碗燒飯。然后自言自語的像極了兩三個人的樣子,而大黑狗卻是唯一配合吃我做飯的“顧客”,它很乖,也很聽話。它總能帶給我很多歡樂,有時候也很調皮,餓了的時候就會用爪子扒我的腳,要么就是作揖,讓我給它拿吃的。每次看爺爺奶奶不在,我就會偷偷的拿一塊饅頭給它吃,吃完它就像撒了歡是的,圍著我在院子里跑來跑去,像極了孩子。同時看著它的樣子,我也高興著。日復一日,承包了我大部分的童年。
夏天是農忙的季節,同時也象征著冰淇淋的味道。那時候,才有那么一點大,在爺爺奶奶的屁股后面,裝作大人的樣子,拿著一把小鏟子,割小麥,收完麥子后,我這么一個小人在地里撿麥頭,到了晌午就可以交給爺爺奶奶,換取一點小錢去小賣鋪買自己喜歡吃的雪糕,然后這份快樂就賺來了。長大以后我才發現,這一刻是多么珍貴。
爺爺奶奶并不是文化程度很高的人,但是他們卻是我最敬佩的人。聽奶奶說,她小的時候祖籍是在湖西,因為賣紡織品發家致富成了最有錢的商人。后來因為日本人的存在,炸彈炸了她們的家,最終逃荒來到了山東。而爺爺家是純純正正的農民,因為爺爺有點文化,在村里當會計,后來爺爺奶奶結婚,有了我爸和我兩個姑姑。然后再后來就有了我,其實爺爺奶奶的愛情并沒有我們想象的多美好,我依稀記得他們吵架的日子,也就是我最難過的日子。現在想想,她們吵架的日子也是有趣的。
初次去上幼兒園,爺爺騎著一個老式帶單杠的自行車,我就坐在單杠上,一路哼著小曲,把我送到了幼兒園。但是幼兒園并不是對我很友好,剛進入教室,因為不會坐長凳摔了好幾次,也哭了還幾次;因為突然看到那么多陌生的小朋友而膽怯;也因為在上學的路上頑皮被卷到了三輪車的車下面,當時所以人都覺得這個孩子已經完了,沒有想到車開走的那一瞬間,我完好無損的躺在地上,當時只有驚嚇,沒有其他。這大概就是我所能描述的整個幼兒園的時光吧,它充滿著陌生,忐忑和驚悚。
后來在沒有上一年級之前,我的童年一步一步等我變化著,經歷了父母的離異,家里遭遇火災,然后我們家成為整個村的焦點。從那一刻開始,我的童年就變成了別人的流言蜚語,一句一句扎在心里。當時我還不懂事,不懂得人情世故,更不知道父母離異對我有什么關系。因為我從記歲起,就開始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并不知道父母對我有多少關心和在乎,所以他們離婚對我并沒有任何的意義,所以我并不痛苦;痛苦的是那些人看我的眼光和閑話。也就是從那一刻起,我學會了看人先看別人的眼睛。
后來,因為父母打離婚官司,爺爺奶奶怕牽扯到我,就把我送到姑姑家,姑姑對我很好,應該是因為爸媽離婚的緣故吧。然后我和表妹開始無憂無慮的玩,晚上在她們村子里摸知了猴,白天摸一些爬叉皮(金蟬)賣錢。然后賣了錢換雪糕,然后一起學著接火車,然后找來其他的小姐妹一起畫畫,一起玩各種各樣的游戲,當時的我并沒有因為父母來耽誤自己的玩耍。走在村頭,也有些人會問我,你想不想爸爸媽媽呀,我當時搖了搖了頭,便繼續沉浸在自己的歡樂中。他們很尷尬的回歸到他們大人的話題里。現在想想,滿是憂傷,可能這就是長大的緣故吧。之后,平息了父母的事,我被爺爺接回了家里,房子也新修了,然后繼續開始平淡的生活。但是眾人看自己的眼神卻依然不變,就像一個標簽,貼了一輩子。后來我上了小學,認識了更多的新朋友。很多事以為就這樣結束了,但其實才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始。三年級那年的冬天,爸爸從外面回來了,并且帶了一個女人,然而爺爺奶奶再三叮囑我:“一定要喊媽媽,要說媽媽你來了”,我心里其實并沒有多想,讓喊什么就喊什么,無所謂。后來他們坐在屋里聊天,我進去送水喊了一聲:媽媽,喝水。她很慈祥的把我攬入的懷中,很多年都沒有被有叫媽媽的人抱過我,在那一刻我感覺到了來自她的溫暖,也就從那一刻開始,我的家里不再是我一個人,多了媽媽,一年后又多了小弟弟。弟弟的到來,讓爺爺奶奶不再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了我身上,開始一點一點的把疼愛轉移到弟弟身上,我也只能偶爾鬧鬧脾氣,始終還是要聽話。后來爺爺生病去世了,媽媽和姑姑的關系也越來越惡劣。我還是依舊乖巧聽話,只有這樣媽媽才會對我好。媽媽也有私心,因為當時家里窮,她當時買了一袋小面包,回到家里也只有給弟弟吃,吃完她就放到了柜子里鎖起來,每次我都很想嘗嘗面包的味道,也很渴望有一天媽媽會分我一塊,但是我沒有等到。趁他們不在家自已偷偷拿了一塊。當我打開吃第一口時,味道甜甜的,質地軟軟的,好吃極了。吃了還想吃,但只有那么幾個,最后還是斷舍離,因為我怕媽媽知道她就不會喜歡我了。后來也是因為家庭的緣故,學校的老師特別重視我,給我發貧困補助金,雖然那個時候只有60塊錢,但是相當于現在的好幾百,我很感激老師對我的照顧和關心。后來我沒有辜負老師的一片心意,學習越來越好,在2008年的那場地震中我捐掉了自己所有的零花錢,當時只想著這小小的一份零花錢,能讓他們活下去。因為懂事的原因,又一次成為了全校的焦點。老師們給我發書包,發我喜歡的文具盒和鉛筆,給了我一本大字典,那時候卻是我至今都羨慕不來的時光。至今回到家中,我的小學老師還在打聽我過的怎么樣,是否還是她們心里喜歡的模樣。
我聽過千萬句關于美好的句子,全都不及童年帶給我的樣子。謝謝你長這么好看,還來聽我說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