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柏的維吉尼亞軍團位于馬納薩斯鐵路樞紐一帶,若是開始進攻,那么里士滿北部將再度面臨戰事。
麥克萊倫的軍團雖然還在半島,但已經撤退到亞歷山大鐵路至橙縣一帶,暫時沒有太大威脅。
八月十七日,在得到新的師團補充后,杰克遜帶領麾下的兩萬四千人開始了急行軍。
特別行動隊跟隨石墻旅行動,布蘭德打算從這支最精銳的旅團開始尋找。
只不過石墻旅的旅長似乎不太愿意配合工作,他表示自己沒有那么多空閑去找一個士兵。
“隊長,現在怎么辦?”
看著從帳篷中一臉失望走出的隊長,副隊長克萊爾知道尋求幫助失敗了。
他嘆了口氣道:“先協同他們作戰吧,我思考一下。”
正準備離開時,一名參謀從帳中走出喊道:“二位,如果能夠帶來一些情報,或許旅長就愿意提供幫助了。”
布蘭德忙點頭回應:“當然,我想這并不困難。”
說罷,帶著副隊長回到駐地,讓手下開始準備。
特別行動隊現在還配備了軍馬,方便快速行動,畢竟他們人少,如果遭遇敵方騎兵,最好的策略肯定是撤退。
所以擁有軍馬,可以跑得更快一些。
一行人進入了一處森林,隨后放緩步伐,減小動靜,避免暴露蹤跡。
約莫走了半個小時后,上帝的眷顧降臨。
“隊長,前方發現車轍痕跡!”
派出的先頭小組帶回了情報,布蘭德聽后示意全體隊員跟進。
抵達目標位置后,隊內有一名專業的后勤運輸人員下馬觀察痕跡。
他拿出尺子仔細測量了車轍壓出的深度以及輪子的寬度,并察看了周圍后,發表了看法:“隊長,我們或許中大獎了!”
“什么意思?”
“這附近或許有敵人的大型補給站,這樣的車轍痕跡一般由運輸彈藥的馬車產生。”
克萊爾面色嚴肅地問道:“你確定,不會有錯?”
身為副隊長,他必須保證這個消息準確,一旦有誤,行動隊走錯地方,就出大事了。
“我確定。”
“隊長,由你做決策了。”
布蘭德思索片刻道:“克萊爾,你帶領大家撤退,我帶伯維爾步行偵察。”
“不,我會在這里等著你撤退。”副隊長做出不容拒絕的表情回答道。
“好吧,就這樣,伯維爾,該出發了!”
“是,隊長。”
兩人下馬,拿上了少量的水和食物,一支柯爾特左輪和一支惠特沃斯以及望遠鏡,徒步沿著車轍痕跡出發。
在茂密的叢林中,伯維爾在前邊利用身形優勢尋找不易暴露的位置前進,而布蘭德則在后邊做標記,免得忘記撤退的路。
“隊長,你說要是石墻旅找不到人,又該怎么辦?”矮個總是停不下來自己的碎嘴。
“閉上你的烏鴉嘴,認真帶路。”他有些不滿地說道,怎么就不想些好的呢?
“是是是!”見隊長表示了不滿,矮個聳了聳肩,閉上了嘴,沉默地前進。
走了大概二十分鐘后,車轍的痕跡消失了。
伯維爾摸了摸有些濕軟的地面,無奈地說道:“這個位置可能才下過雨。”
布蘭德回頭看了看,這之間相距不過兩公里,怎么雨偏就下在這里呢?
身處叢林中,可見度低,現在根本看不到所謂的補給站在哪里,而若是回撤,已經走了這么遠,實在有些可惜。
“繼續吧,隊長,我有感覺,敵人的補給站就在這里。”
矮個看著隊長有些猶豫,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也不想讓方才的行動白費功夫。
“好,那再走一段距離!”
可丟失了車轍痕跡后,想要離開叢林并尋找到敵人的補給站,實在是不容易,兩人就像無頭的蒼蠅一樣,四處亂竄。
不過好運又一次降臨了。
正瞎逛著時,伯維爾的眼中閃過一道不同的顏色。
“是藍色!”
他有些激動地說道,并拿起狙擊槍朝方才的位置看去,估算著距離。
“隊長,三點鐘方向,大約八百米,有一名聯邦軍士兵,不知道為什么會出現在這里,沒有看見同伴。”
布蘭德掏出望遠鏡看過去,的確,一名聯邦軍士兵在那里走著,和他們差不多,有點迷路的感覺。
“悄悄跟過去,爭取拿活口。”
“是!”
矮個彎下腰,朝敵人的方向悄悄摸去,靠得更近一些時,弄清了情況。
那名聯邦軍士兵正慌亂地大吼著:“有人嗎?有人嗎?該死,我迷路了!”
唔!
突然,腳上傳來一股力量,讓他一個不注意丟失了重心,隨后狼狽地摔倒在地上,正準備起身時,矮個拿著刺刀抵在他的喉嚨上。
鋒利的刺刀從脖子上的皮膚輕輕劃過,從上邊傳來的疼痛感,讓他想喊出來,可是嘴卻被捂住了。
“聽著,不想死就回答我的問題!”
他急忙點了點頭,表示愿意配合。
伯維爾松開手,刺刀依舊抵在那里喉嚨:“這附近是不是有你們的補給站。”
提及這個問題,這名聯邦軍士兵眼神有些閃爍,似乎在猶豫該不該回答。
不過,當脖子上再度傳來疼痛感時,他選擇了放棄,只要能活著,比什么都重要。
“是,但我也找不到了,因為我迷路了。”
“謝謝,你可以去見上帝了!”
噗嗤!
矮個行動十分果斷,一刀刺穿了這名士兵的喉嚨,結束了他的生命。
離去時,他的眼神中帶著不可思議,明明自己已經交代了啊!
“抱歉,誰讓你知道我的存在呢?”
將這士兵的尸體拖入一旁的草叢中藏好,矮個找到隊長道:“的確有補給站,而且這個家伙身上有地圖,他居然會不認識回去的路!”
布蘭德看了地圖上的標記后,很快判斷出了補給站的位置。
心里同樣有些不可思議,雖然這地圖的標記粗糙了一些,可只要配合著指南針,很容易找到方向啊。
看來軍隊最好不要招收路癡!
又過了一個小時,他們在叢林邊,隔著一條小河,看見了聯邦軍的補給站。
整整兩座木柵欄圍出的大寨子,若是估計不差,這里的補給至少可以滿足兩個師團。
并且從外圍的情況來看,聯邦軍在這里的防守部隊并不多,大概只有兩個步兵團左右,估計還有一些騎兵和散兵。
“尋找任務有了第一步進展了。”
八月二十四日,布蘭德將情報帶回給了石墻旅的旅長,并表示功勞可以直接讓給他。
“好吧,你們做得不錯,這是我讓參謀記錄的。”旅長拿來一份名冊作為交換。
接過資料,他開始認真地搜索著其中的每一個名字,看得累了就讓副隊長繼續,副隊長累了就繼續換人。
五個小時后,在行軍帳篷中,矮個伯維爾終于找到了那個名字——多蘭-弗朗西斯。
“哈哈哈,果然還是我最幸運,一來就找到了。”
“人在哪里?”
“石墻旅第十四補充步兵團三十七連隊。”
“克萊爾,你留在這帶隊,我和希曼一起去。”
還有一個小時天黑,所以布蘭德和希曼兩人小跑著前往了三十七連隊的駐地,免得待會因為宵禁回不來。
十分鐘后,三十七連駐地,一個瘦高的中年人接待了他們。
“你說多蘭那個小子嘛,我對他的印象比較深。”他坐在地上,吸著布蘭德遞來的香煙回憶著。
“抱歉,上尉,我們只想知道這位士兵現在在哪,對于他的過往沒有興趣。”希曼提醒道。
“好吧,看在香煙的份上,多蘭在三個月前的河谷戰役中受了小傷,他是臨時補充進來的,所以并未歸隊。”
布蘭德和軍醫對視了一眼,各自無奈地搖了搖頭,這個消息意味著半個月以來的尋找工作白費了。
“你們為什么要尋找這么一個士兵?”瘦高上尉將手中的煙頭丟掉,表示了自己的疑惑。
“或許是為了樹立一個典型吧,讓士兵們知道我們能將他們找到并帶回家!”
布蘭德這一路來也沒閑著,細細思考過約翰交代這個任務背后的目的,他還是想再進一步的。
和克萊爾討論過幾次,最后兩人想出了這樣一個答案。
“真是冠冕堂皇的理由啊!”上尉諷刺道,“士兵上戰場就是為了赴死,而不是想著回家。”
“或許您是對的,但我堅信這個理由。”布蘭德平靜地回答道。
他陷入過幾次困境,不是約翰這位姐夫親自到場救了他,就是憑借著指揮,在友軍擊潰敵軍后,讓他以及連隊得以幸存。
所以在他的理解中,給士兵們心中樹立一個希望的標桿是有必要的。
有了多蘭的例子,在殘酷的戰場廝殺時,士兵們的心里負擔將減小。
或許會戰死沙場,但指揮官一定會盡全力將他們帶回家。
這就是拯救大兵“多蘭”的意義,至少才他看來,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