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周二帶岳母,周四帶母親輪流去中醫院。就這樣,整整一個月,家里天天熬藥,盛藥的容器都排一排。衣服上、被子上、飯菜里都帶著濃濃的中藥味。
兩個老人每天沙發一坐,就開始聊自己吃了什么藥?病情有多么的嚴重,儼然一個病情大賽。好在夫人意志堅強,要不都被折騰的成病友了。再一想,這么多年,老人都是哥哥嫂嫂、姨姐姨妹照顧,真是辛苦他(她)們了。
一月過去了,有點效果但不是很明顯。醫生也很是無奈,從各項指標上看不出什么大問題,只好每人開了6副中藥,說再調理調理。打這以后連續兩年,二老都在這個季節來到省城看中醫,病情都差不多,處方就一兩位藥不同,效果還是那個效果。但重要的是尋求個心理安慰。是呀,人老了,要的就是一個安慰和精神寄托。兒女都忙自己的,與孩子們交流傾訴都成了奢望。尤其是岳母,每當姨妹打開微信通話,還沒有說到三句,岳母就搶話開始她的講述了:“杜華,你們人都好嘛?”“好,你呢?”“我這幾天還可以,澡也可以洗了。你姐的那個二孫女喲,釘釘大,乖的很,啥都曉得。吃的掉在地上的,她撿起來丟在垃圾桶里,愛干凈得很。你幺妹兩個在XZ包了個活,一天掙的到4、500元......”半小時,不容別人插嘴?!昂?,媽,你好好保重,改天在說。”“要得。你們要生活開好點,不要節約,不要老想到給我拿錢?,F在國家政策好喲,我有社保醫保,你們不用擔心。有時病了,下不了樓,都是鄰居給我買菜.....”絮絮叨叨又是十多分鐘。
有時我總想,為什么父母對子女就那么有耐心,而子女對父母似乎就少了這一份回報呢?也許正是這份向晚輩付出的愛總是大于向長輩回饋的愛,人類才得以延續吧。
2018年7月,夫人回到省城。今年是小孩沖刺注冊會計師(CPA)專業階段考試最后一科。這一門非常關鍵,如通不過,前面考的有一科已到5年有效期,明年就得考兩科。
孩子2014年畢業進入會計事務所。一個月后就開始跟組上崗,會計憑證、會計賬簿、銀行對賬單、稅金、合同、實物帳、固定資產臺賬等等一項一項熟悉。三個月后就獨立工作,自己對分工負責。一年后帶小組對項目負責。審計就是這樣,只要你努力,成長很快。年末歲初審計最忙,3到4天一家單位,24小時不睡覺已是習以為常。以前最討厭的長途汽車變成了最好的享受---終于可以在車上打個盹了。
審計最頭痛的事應該是最后與客戶交流意見。有的客戶為了年末業績更加漂亮,故意隱藏應付賬款數據。這個審計肯定是不允許的。有的客戶還行,審計出來了,就按審計要求整改。個別客戶很是囂張,“改啥子嘛!明年還想繼續合作不?”這也許就是個別上市公司數據造假、會計事務所受罰的原因之一吧。
工作要忙,學習不能停。取得的國際會計ACCA證書似乎與現有的工作關聯性不是很大。通過注冊會計師CPA考試是每位會計審計人的夢想。CPA專業階段共6個科目5年內完成后方可參加綜合階段考試。這個考試跟ACCA一樣每科通過率僅20--30%。孩子為了這個目標,也是拼了。工作時間996,但只要有空,就學課本,有閑就做習題。常常是晚上12點后睡覺,好比再讀一次大學。
最后一門,就好比足球賽的臨門一腳,人人都緊張。孩子在前線拼搏,媽媽在后方支援。今天早餐豆漿、雞蛋、餃子、芒果;明天早上牛奶、大蝦面、圣女果;后天早上小米粥、煎銀鱈魚、拌蔬菜。做飯時餐具少碰撞、不疊放、慢慢拿起、輕輕放下,聲音小一點再小一點,盡可能讓孩子多睡一會......晚上備好銀耳湯、綠豆湯。我也專門請了年休假。忙是幫不上,就是想給孩子鼓鼓士氣。多少次凌晨1點過醒來,見書房的燈還亮著,走近一看,孩子已伏在桌子上睡著了。我的那個心疼的跟刀刺的一樣。
10月13日,決戰打響,考場里只聞“嚓嚓”的進攻聲、“噠噠”的鍵盤反擊聲。孩子沉著冷靜,應對自如。CPA題量大,知識點多?!跋葴縟鯏?,再打堡壘?!薄壩械姆攀福鱾€擊破?!貝竽X快速思考、眼睛緊盯顯示屏,手指鍵盤上跳躍。隨著食指在鼠標上最后一擊,“咔”的一聲“提交”指令發出,戰斗結束。后經專家評閱,殺敵82%。完美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