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读书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五胡令

第八十七章 玩笑喪邦

五胡令 背砍刀詩人 8370 2021-06-17 08:32:34

  劉渾閑來無事,與左右人戲作造反檄文,在文中自稱楚王,用來玩笑取樂。被長史王翼之得其手跡,送呈孝武帝,以為謀反證據。孝武帝逼令劉渾自殺,葬于襄陽。自有史以來,因“鬧著玩兒”而罷爵喪命之皇帝宗親諸王,恐怕只有此公,再無第二也。

  ——第八十七回題引

  詩云:閑來無事學造反,可笑劉渾太貪玩;檄文盟單為鐵證,致令一命赴黃泉!閑言道罷,書接前文。且說劉義恭正在質問太子,當時有江湛妻庾氏亦乘車至于營門之前,高罵劉劭道:“明明是你自己狂悖,摒棄人倫,弒君殺父,奈何將此惡名加于我夫君頭上?”劉劭無語以對。龐秀之在旁亦以惡語相加,譏誚不已。龐秀之乃河南人,蕭斌故吏也。劉劭甚加信任,委以游擊將軍,令掌禁軍,以守石頭城。當孝武帝劉駿來時,先棄石頭城奔于新亭來降。當時劉劭諸將尚未有降者,唯龐秀之聞風先奔,致令其后子侄皆為劉劭所殺,乃為世人不恥。劉劭見他也來責罵譏誚,不由大怒,厲聲叫道:“汝輩有何臉面,亦跟人云亦云,復何煩爾!”龐秀之亦惱羞成怒,當下拔出肋下寶劍,立殺劉劭四子于馬前,笑謂南平王劉鑠道:“此何有哉!”又復一劍,斬劉劭于牙門旗下。劉劭引頸受戮,臨死前嘆道:“不圖我劉氏宗室,一至于此。”孝武帝聞說殺了劉劭,諸事已平,雖然對龐秀之所為不以為然,但念其首降之功,仍復加以恩賞,封為梁州刺史。當時龐秀之子弟為劉劭所殺者近十人,而龐秀之既得高官重爵,而至酣燕不廢,日與部眾暢飲開懷,歌舞佐興不輟。御史深以為恥,乃齊都上疏彈劾,孝武帝命坐免官。后念其當初之功,又起復為徐州刺史,封太子右衛率。龐秀之其后于孝建元年病卒,追贈本官,加散騎常侍。有子龐彌之,順帝升明年末,官至廣興公相。似此背主求榮之徒,得遇孝武帝幸矣,若遇魏武曹操,必定殺之!

  再說劉浚率數十人與南平王劉鑠向南逃跑,在越城遇到劉義恭,領兵阻其去路。劉浚心中有鬼,便急下馬佯問道:“皇叔,我父文帝被劉劭所弒,虧我跑得快,方逃命至此。南中郎劉駿今何在?”劉義恭道:“不可再作如此稱謂,南中郎今已為皇帝陛下矣。”劉浚見其面上并無恨怒之色,于是心存僥幸,又要套個近乎,便自稱小名邀寵道:“今你虎頭侄兒來投,得無晚乎?”劉義恭答道:“有些恨晚。”于是劉浚又自撇清而問:“劉劭弒父之時,虎頭不在宮中,未參與其事,故當不死乎?”劉義恭道:“此事我說了不算,可隨我詣行闕請罪。”隨令從人請殿下上馬而行。劉浚見叔父態度不惡,遂心下大定,上馬并騎而行,復又問道:“皇叔可否與我那陛下哥哥說說,封我一官半職,再為朝廷效力?”劉義恭答道:“此事倒未可限量也!”遂抽出肋下寶刀,用盡全身氣力,側身猛揮。只見劉浚一顆碩大頭顱離開頸項,扶搖而飛,帶著漫天血雨,直升十丈之高,方才遠遠落地——也不知劉義恭究竟用了多大氣力。劉義恭回報孝武帝劉駿,報說自己心急諸子大仇,已將劉浚斬首。孝武帝不怪,遂令將劉劭、劉浚尸首一起投于江中,順流而去。劉浚三子長文、長仁、長道;及劉劭四子偉之、迪之、彬之、其一尚未取名,并梟首懸于大航示眾,暴尸于市。

  劉劭妻殷氏被賜死于廷尉,臨死前謂獄丞江恪道:“你家若是骨肉互相殘害,也枉殺天下無罪人不?”江恪哭笑不得答道:“我家妻子可未受拜皇后,諸兒也不得封王。為后為王,非罪而何?”殷氏嘆道:“我這皇后,只是權時之計,早晚被廢,當讓位于王鸚鵡也。何老天如此不公,不使我讓位之后再被擒?”江恪終于忍俊不禁,笑出聲來。劉浚之妻褚氏乃丹陽尹褚湛之女,褚湛之南奔之始,即攜女同行,早與劉浚離絕,故免于誅戮。劉浚其余子女妾媵,并于獄中賜死。同逆王羅漢等,盡皆伏誅。諸軍既平叛逆,臧質等諸將便召集文武百官,升太極殿,擁劉駿繼登皇帝大寶。劉駿即位,改先帝劉義隆廟號為太祖、謚號文帝。與群臣論及此番劉宋宗室相攻,皆因劉劭率先弒父,于是稱其為“元兇首惡”,令史官記錄于冊籍,復命誅殺南平王劉鑠。自此之后,劉宋宗室之中殺戒大開,不復有寧日矣。

  劉駿即皇帝位,改元孝建元年,大赦天下。文武百官各賜爵一等,參加征戰者賜爵二等。對年邁及鰥寡孤殘不能生存者,每人賜谷五斛。此年南朝各諸侯封國皆致力于州城修葺擴建,劉宋王朝割荊、江、湘、豫四州等地新置郢州,治所設在夏口,并在夏口城進行城垣擴建,乃古郢州城也,至今遺址尚存。武昌彼時又稱郢城,城內外民居稠密,商業興旺。宋孝武帝于即位之初便派大將劉寧大舉北伐,進至滎陽一帶。魏滎陽太守鄭德玄起兵響應,從此歸于南朝,孝武帝命為豫州刺史,駐守壽陽。在此期間,南兗州刺史蕭道成遠處國境北邊,乃趁朝內政治混亂之機,擁兵自守,不服朝廷調遣,逐漸成為一方諸侯,勢力大盛。

  孝建元年二月,江州刺史臧質平定劉劭之亂,拜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加授散騎常侍,進爵始興郡公,食邑三千戶。臧質離京赴鎮江州,隨行船只多達千余艘,所部軍隊前后綿延上百里。其后專擅行事,一切政務不奏朝廷,私自挪用庫糧。因而數次遭到劉駿責問,由此漸生疑懼之心。而劉義宣經營荊州十年,雄踞長江上游,財富兵強,劉駿不愿其久居荊州重鎮,便內調為丞相、揚州刺史,改封南郡王。劉義宣上表拒絕內調,最終迫使劉駿同意留鎮荊州。臧質趁機密書劉義宣,以“功高震主,鮮有全者”說辭誘其起兵叛亂。劉義宣與臧質既是表兄弟,又是兒女親家,因而有所意動,問及近臣。親信蔡超、竺超民等望取富貴,欲借臧質威名建立功業,也都慫恿劉義宣起兵。臧質又命子臧敦親到江陵鼓動,聲稱孝武帝劉駿在京中與劉義宣諸**亂,已成朝野笑柄,終使劉義宣大怒,下定決心造反。乃秘密整頓軍隊,并致信豫州刺史魯爽、兗州刺史徐遺寶,約定明年秋季一同舉兵。

  魯爽接到劉義宣約期舉兵書信,倒是爽快得緊,立即奉命而行,毫不耽擱。卻因酒醉誤事,未曾料許“來年”二字,當日便在壽陽舉兵叛亂。并命人趕制天子輿服送呈江陵,擁戴劉義宣為天子,并推臧質為丞相。劉義宣與臧質大為驚愕,但因事已敗露,只得倉促起兵。徐遺寶亦于湖陸舉兵響應,遣軍南攻彭城。一時之間,荊、江、兗、豫四州同時叛亂。臧質命府佐魯弘屯兵大雷,并請劉義宣遣軍增援。劉義宣此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遂親率十萬大軍東下江州,并命參軍劉諶之前去會合魯弘。劉駿聞聽四州同叛,大為驚慌,便欲投降讓位,竟陵王劉誕極力反對。劉駿遂調派將領,即命安北司馬夏侯祖權,鎮軍將軍、南兗州刺史沈慶之為將,同時遣撫軍將軍柳元景屯兵采石,南豫州刺史王玄謨屯于梁山,分兵抵御荊、江與豫、兗兩路叛軍。劉義宣進抵潯陽,與臧質合兵一處,即命臧質率江州軍為前鋒,順江而下,向建康進發。二月二十六日,王玄謨進據梁山,在江岸筑卻月城,陳舟師,據險扼守。此時殿中將軍沈靈賜率船舸百艘,在南陵大破江州軍前部;臧質率江州軍主力抵達梁山洲,與朝廷官軍對峙。徐遺寶因被夏侯祖權大敗于徐州,被迫棄守湖陸,南奔壽陽投靠魯爽。魯爽率軍東進,欲到歷陽與臧質會師,結果在小峴被沈慶之擒殺。徐遺寶走至半路聞魯爽已死,急逃到東海郡,卻被當地土人所殺。魯、徐二人身死,叛軍勢力就此大挫。

  劉義宣隨后進至蕪湖,卻被劉義恭書信離間,對臧質起疑忌之心。當時臧質針對宋廷軍力部署,建議劉義宣分兵進攻姑孰、梁山,以牽制柳元景與王玄謨,自己則親率水軍沿外江直趨石頭城,進逼建康。參軍劉諶之卻認為應先集中兵力攻取梁山,再長驅直取建康,并提醒劉義宣要提防臧質。劉義宣遂拒絕臧質建議,命其出兵強攻梁山。臧質無奈,遂命部將龐法起兵進南浦,欲從后方掩擊王玄謨,但被守將鄭琨、武念擊敗。臧質又命尹周之攻打梁山,陷梁山西壘,大敗守將胡子反、柳叔政,擊殺崔勛之,隨后欲對東壘發起攻擊。當時劉義宣也已進抵梁山,屯兵西岸,但聽信心腹顏樂之進言,擔心臧質攻下東壘會搶去所有功勞,便遣劉諶之與臧質同行,列陣于壘南。王玄謨于是盡遣精兵出壘迎戰,在薛安都、垣護之、宗越等部奮擊下,最終大敗臧質。當時西南風猛烈,垣護之順風放火,將臧質軍中船只全部燒毀。火借風勢,很快覆蓋江面,蔓延西岸。劉義宣此時正屯兵于西岸,便遭池魚之殃,營砦被燒毀殆盡,部隊奔潰,引劉諶之等數百余騎冒煙突火而走,欲逃回江陵。宗越引本部軍隨后追擊,未待劉義宣返回江陵,已經追及,一刀將劉諶之斬了,將劉義宣捕獲。

  臧質敗于梁山前壘,見硬攻不果,遂命龐法引兵進南浦,欲自后掩擊王玄謨。龐法領命而去,卻不料垣護之率領水軍早已埋伏等候,將龐法擊敗,俘其大部,此一路軍復又煙消云散。臧質不知龐法已敗,引軍在城南布陣,專候前后夾攻梁山城壘。王玄謨此時已聞垣護之得勝,心中大定,乃留老弱殘兵守城,自率精兵出擊。臧質見城內兵出,于是將兵來迎,親自搦戰王玄謨。二人馬打對頭,雙槍并舉,戰未二十個回合,臧質忽聽后軍大亂,回頭看時,卻見薛安都自東南殺來,劉季之、宗越自西北陣腳攻入,己軍已被宋兵三面夾擊。臧質大驚,急忙辦個遮攔,回馬便走。王玄謨揮令三軍齊進,乘勢攻破臧質軍營。臧質大敗逃回潯陽,此時方接到敗軍來報,荊州兵已經全軍覆沒,劉諶之被斬,劉義宣被俘。臧質知道大事已去,遂令縱火燒毀府邸,命寵臣何文敬領兵在前護送,帶姬妾一路逃到西陽。

  西陽太守魯方見臧質兵敗,當時便起叛心,便欺騙何文敬道:“今劉文宣已被俘送建康,臧質大事去矣。朝廷有詔‘只誅首惡,不問其余’,將軍尚欲與其同死耶?”何文敬遂拋棄臧質,獨自逃走。臧質只得改奔武昌,欲投靠妹夫羊沖,但到武昌城外,見城上全換了朝廷旗號,方得知城池已陷,羊沖已經被殺。臧質此時已是無處可逃,只得躲到南湖,摘蓮子充饑。不久宋軍追至,臧質被迫潛入湖中,以蓮葉遮擋頭部,僅將鼻子露出水面呼吸。一名軍士望見荷葉有異,遂引弓發矢,射中臧質。眾軍擁上,割下頭顱,臧質遂死,亡年五十五歲。王玄謨傳首建康,孝武帝將臧質首級用漆封住放于武庫,命作后人鑒戒,并將其黨羽斬首棄市。劉義宣亦被誅殺。王玄謨至六月掃平叛軍,臧質、劉義宣諸子逃到建康、秣陵、湖熟、江寧諸縣鄉里,各自躲藏起來。劉義宣叛亂既平,王玄謨因功進為前將軍,加都督,封曲江縣侯。不久中軍司馬劉沖之誣陷王玄謨前曾與劉義宣勾結,孝武帝于是以“多取寶貨,虛張戰簿”為由,罷免王玄謨官職。時謂老將軍王玄謨外戰必敗,內戰必勝,亦實為可笑。

  孝武帝平定劉義宣之亂后,除七弟建平王劉宏謙儉周慎,被孝武帝親重,此外不再信任重用宗室親王。另自此事之后,劉駿為加強對諸王侯控制,特設典簽制度,乃謂諸王或州牧出任地方時,在其身邊安插朝廷眼線,掌管機要,代批公文。典簽吏級別甚低,但權力極大,擔任典簽者多是寒人庶士,直接受命于皇帝,以監視諸王及封疆大員,可謂手眼通天。除此之外,另訂車服制度二十四條,以貶抑宗王禁軍儀仗,不使親王掌兵超過百人以上。其后不但以典簽行事加強對地方宗室親王監察,大肆限制削弱宗室親王勢力,且改變宋文帝元嘉年間以來宗室輪流出鎮荊州、南徐州、南兗州、徐州等重州祖制,另開局面。以其幕府舊屬朱修之為荊州刺史,打破劉宋自開朝以來必以宗室出鎮荊州慣例和武帝遺囑。又以檀和之、沈慶之為南兗州刺史,劉延孫為南徐州刺史,垣護之、申坦等為徐州刺史,由此終孝武帝一朝,幾乎再無宗室鎮邊任命。八月,孝武帝劉駿接典簽吏武昌王長史密報,揭發謀反情事,遂下詔廢武昌王劉渾為庶人,開除宗籍。不幾日,復逼迫劉渾自殺,年僅十七歲。

  史說劉渾字休淵,乃宋文帝第十子,母親為江修儀。元嘉二十四年,劉渾年九歲,封汝陰王,食邑二千戶,為后軍將軍,加散騎常侍。北魏南下攻破汝陰郡,便徙為武昌王。劉渾年齡雖少,但性格兇戾,與常兒大為不同。曾經僅僅因為對左右人發怒,便拔防身佩刀殺之。劉劭弒立之時,以其為中書令。其父宋文帝去世,諸皇子致祭之時,劉渾裸身免冠往散騎營看戲,見通直郎周朗于座中仰臥,便彎弓射之,中其坐枕,以為笑樂。宋孝武帝即位,授其為征虜將軍、南彭城、東海二郡太守,出鎮京口。孝建元年,為雍州刺史,監雍、梁、南北秦四州、荊州之竟陵、隨二郡諸軍事、寧蠻校尉。劉渾至于鎮所,閑來無事,與左右人戲作造反檄文,在文中自稱楚王,年號為元光,備置百官,用來玩笑取樂。其后檄文卻不焚毀,被孝武帝所派簽事長史王翼之得其手跡,封固送呈孝武帝,以為謀反證據。孝武帝慍怒,命有司奏免劉渾為庶人,絕其屬籍,發往始安郡,并遣員外散騎侍郎戴明寶詰責,逼令自殺,隨即葬于襄陽。大明四年還葬生母江太妃墓旁,被宋明帝追封為武昌縣侯。可笑!自有史以來,因“鬧著玩兒”而罷爵喪命之皇帝宗親諸王,恐怕只有此公,再無第二也。

  宋孝武帝鑒于以往歷代權臣攬政之失,自繼位后便不欲威柄在人,必親覽庶務,躬親國政。劉駿即位之初,便改新亭為中興亭,以表達中興宋朝之志。劉駿在位期間頗有作為、積極改新制度,對諸多領域均推行系列改革舉措。政治方面強化皇權,詔撤錄尚書事職銜,責令尚書省低級官員尚書郎、尚書令史勤于政事。并以中書舍人戴法興、巢尚之、徐爰等人處理中樞機要,形成“寒人掌機要”之局,而由尚書令、尚書仆射等士族親貴只在公文上簽名,不令其決策。同時分設兩位吏部尚書,取消五兵尚書,將人才官員銓選大權徹底收歸皇帝手中。又重用江東寒門沈慶之與傖荒北人柳元景,先后提拔為三公,吳興沈氏與河東柳氏遂攀升為南朝高門,開創南朝寒門可以軍功升為三公先例。寒士袁粲、顏師伯、顏竣、劉秀之、鮑照、宗越、吳喜、劉胡、武念、卜天生等寒門,薛安都、崔道固、垣護之、柳元怙等晚渡北人,鄧琬、沈文秀等江南土著寒士,此后皆得孝武帝陸續提拔重用。從此,“寒人掌機要、武夫掌兵權、典簽控州鎮”成為南朝政治慣例,門閥世族攬政之局遂成往日塵煙。

  為削弱地方勢力,孝武帝詔命改置州鎮:將揚州分為揚州及東揚州二州,復東晉之后所廢置湘州,分統原荊州所統長沙八郡,又分荊、湘、江、豫共八郡置郢州,分荊州郡縣充實雍州僑郡縣,并廢除荊州重兵來源南蠻校尉,將其營戶兵力一律遷至建康。荊、揚二州自東晉偏安江左以來,百余年間數次威脅朝廷,經孝武帝政區改革,遂形成荊、雍、郢、揚、東揚五州相互牽制格局,荊、揚對立威脅京城之局自此徹底終結。孝武帝在改置州鎮同時,另分出揚州六郡及南徐州南瑯邪郡共七郡,設置王畿,高于畿外諸州地位。實行王畿制度與分割監察地方州鎮,試圖建立以王畿為核心,控御四方之國家形態。在整頓吏治方面,孝武帝創立御史中丞專道制,提高御史監察地位,加強對吏治整頓。此制后被齊、梁、陳歷朝所繼承,并被北朝借鑒。又對除邊鎮以外地方兵權進行限制,詔令刺史守宰無論動民興軍,皆須遵照皇帝手詔施行。唯邊隅外警及奸釁內發,變起倉卒者不從此例。同時革除地方下屬對封君稱臣之制,削弱地方封國諸侯權力。諸侯擁兵割據,分置百官舊習自此便被革除。

  經濟方面,孝武帝亦頗多建樹,士民稱頌。其勸課農桑、抑制兼并、賑濟窮困、減免賦租、興修水利、精簡機構、開禁江海田塘、限制士族封山占水、禁止皇親顯貴經商逐利,恢復皇帝親自耕田儀式。并于孝建元年改鑄錢幣,稱“孝建四株”。正式詔令開始課征南徐州僑民租,宣告南徐州二十二萬僑戶免租不籍特權被正式取消。如此不僅增加國家編戶,亦兼打擊京口一帶功勛高門、豪強大族。孝武帝又推行檢籍,將與商人通婚或私下經商士族,一律開除士族資格并黜為將吏,對開除士籍卻不肯服役者改用軍法處置。撤并雍州各僑州郡縣,完成并省雍州所屬三郡十六縣為一郡,又再省其余僑置十三縣。至大明五年完成雍州土斷屬籍,又課租清查當年劉裕未行土斷之南徐州僑民,至此完成土斷制。下詔軍戶免除軍籍成為平民,對正在服刑官奴中老弱病殘者全都恢復自由。同時免軍戶立郡縣,使其正式納入編戶齊民。還設立臺傳機構,加強中央財政,開臺傳機構、臺傳御史監察地方財政之先河。

  孝武帝關心刑律審訊整頓,多次親自聽訟,并首次以皇帝詔令,正式確立死刑復核制度。孝武帝初置殿門及上合屯兵,創立直閣將軍制度。又復置衛尉武官制,五官中郎將、左右中郎將、武衛將軍、武騎常侍,強化中央禁衛軍權,后被南朝各代所延續。始以制局監掌控軍權,開啟南朝寒門武人秉承皇帝旨令掌控禁衛軍權,專典兵力之先河,加強皇權對軍隊直接控制。孝武帝一方面支持弘揚佛教,禮敬高僧,一方面又整肅沙門,改革僧官制度,利用僧官管理僧眾,實現朝廷對佛教徒控制,以防僧尼干預軍政事務。禮樂制度方面,孝武帝即位之初便下詔建造孔廟,用諸侯之禮祭祀。立明堂,造五輅,派使臣前往山岳祭祀。定樂禮,將宗廟郊祀混同,至于明堂也被使用,前所未有。孝建三年,孝武帝因為歷城乃軍事要地,遂將青州州治由東陽城移并到歷城,與冀州并鎮以鞏固邊防。朝中半數大臣反對,唯寧朔將軍、青冀二州刺史垣護之倡議道:“并青冀二州移鎮歷城,便于北人來歸,且集二州兵力遏制北魏侵擾,止息民患,乃上計也。”孝武帝聞言極為贊賞,遂并鎮于歷城。

  按下南宋孝武帝改革,再說北魏宮廷政變。且說正平二年三月,中常侍宗愛諂害太子拓跋晃,恐被發覺,復趁夜入宮,殘殺魏太武帝于睡夢之中。說話的!那宗愛是何等樣人,竟有如此手段,此等膽魄心機?書中暗表,據史料所載,宗愛籍貫、出身皆不詳,不知是何來歷,只知因為犯罪而成為閹人,入于北魏宮內供奉太武帝使喚,后歷任辦理雜務職位,因極善奉旨承事,照顧太武帝無微不至,方直至升任中常侍。太武帝拓跋燾南征,命太子拓跋晃監國,留守京都。拓跋晃為政精明,洞察細微,而宗愛生性陰險暴躁,行為多有不法,拓跋晃因此表示怨憤。給事中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在東宮任職,很受拓跋晃寵信,且都與宗愛不睦。太武帝南征班師歸國,宗愛懼仇尼道盛及任平城揭露其不法行為,故編讒言向太武帝控告二人有罪,太武帝不問是非緣由,即令將二人綁到街市斬首示眾。東宮官屬多被牽連,也都被斬首,太子拓跋晃也因此憂憤而死。太武帝后知拓跋晃冤枉,因此后悔,宗愛害怕事發遭戮,便先下手為強,于正平二年三月初五日弒殺太武帝,于此處書接上文。

  太武帝死后,尚書左仆射蘭延、侍中和疋、侍中薛提等人商議,因太子已亡,太武帝生前又未立嗣,故未宣布太武帝死訊,先商議嗣君人選為要。蘭延、和疋二人謂太子拓跋晃之子拓跋濬年紀尚小,便打算立太武帝第三子東平王拓跋翰為帝,于是秘密征召拓跋翰入于蘭延府弟,安置密室,待來日進宮上殿,直接擁立登基。但薛提不從,爭執道:“拓跋濬雖然年幼,但是嫡親皇孫,不應廢黜。今可效南朝,請太后垂簾問政,我等大臣顧命輔佐,奈何別求國君?”蘭延等人反復討論,許久不決。三人商議立儲之事,自以為穩秘,不料皆被黃門內衛報與宗愛得知,一字不漏。宗愛聞此消息大驚,自謂已得罪于太子拓跋晃,若使其子為帝,自己豈有命哉!且平時一向與拓跋翰交惡,亦不可立其為君。宗愛思來想去,只跟太武帝幼子南安王拓跋余關系密切,于是宗愛復又先下手為強,急差心腹將拓跋余秘密接來,從中宮小門進入后宮;然后馬不停蹄,隨即假傳赫連皇后詔命,召蘭延等人入宮。

  蘭延等人接到皇后懿旨,不疑是宗愛陰謀,全都進宮。宗愛事先安排三十名宦官手持武器,早在宮中埋伏起來,待蘭延等三人入宮,即在殿堂上殺死。可憐!如太武帝之雄,蘭延等勛親之貴,竟皆被此來歷不明之閹豎玩弄于股掌之中,殺死于不動聲色之間,豈非歷史玩笑,天意弄人哉。宗愛復又帶人急至蘭延府宅,在永巷里殺死拓跋翰,其后回宮召集群臣,宣布太武帝因酒醉于睡夢中暴崩,并假傳遺詔,命拓跋余繼立為帝。百官不明就里,復懾于宗愛淫威,乃擁立拓跋余登立大寶,改年號為永平。拓跋余任命宗愛為丞相、大司馬、大將軍、太師、都督中外諸軍事,兼任中秘書,封為馮翊王。其余百官,各升賞有差。由此遍觀歷代史籍,以宦官之身而為丞相者,宗愛可與秦代趙高前后呼應,平分秋色矣。但封宦官為王,此確乃中國史上首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明代權閹魏忠賢雖被呼為“九千九百歲”,亦終生未得封王,列位看官應知。宗愛自居宰相高位,總管三省政務,負責皇家安全,便集軍政大權于一身。乃隨意召喚公卿大臣,專權跋扈,朝廷內外無不畏懼,皆謂宗愛必效趙高、閻樂篡權,無不懷憂。拓跋余亦深為不安,恐宗愛將要作亂,便欲謀劃削奪其權,宗愛聞知后異常憤怒,復又設計,先下手為強。永平二年十月初一日,宗愛趁拓跋余祭祀宗廟之機,派小黃門賈周等人趁夜殺死拓跋余。殿中尚書長孫渴侯與尚書陸麗聞知拓跋余暴死,此次亦先下手為強,急擁立太武帝嫡孫拓跋濬為帝,并請立太武帝皇后赫連氏為太后,垂簾聽政。赫連氏急下詔旨,使孫渴侯等引軍入宮,動用五刑誅殺宗愛、賈周等人,并滅其三族。

  由此拓跋濬即位,改元興安,乃魏文成帝也。拓跋濬少時聰敏,深受祖父太武帝寵愛,常跟隨太武帝左右,被稱為世嫡皇孫。拓跋濬年五歲時跟隨太武帝北巡,恰逢猷帥押解一名奴隸,欲施以刑罰。拓跋濬對猷帥說道:“此奴今日遇我,你應將其放掉。”猷帥奉命,遂解除奴隸綁縛。拓跋燾在旁看到,十分驚奇,遂對左右侍臣道:“此子年齡雖小,卻儼然己作天子也。”拓跋濬成年之后風儀異常,每當朝廷遇有政事,皆參議決定。文成帝即立,遂追謚父景穆太子拓跋晃為景穆皇帝,母閭氏為恭皇后,尊乳母常氏為保太后。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清區| 灌陽縣| 燈塔市| 分宜縣| 南豐縣| 舟山市| 左云縣| 黑水縣| 東海縣| 潞城市| 雙牌縣| 密山市| 卓尼縣| 崇陽縣| 興義市| 遂川縣| 嘉義縣| 洛陽市| 南匯區| 漢中市| 陽東縣| 五家渠市| 革吉縣| 宜豐縣| 平谷區| 岱山縣| 樂清市| 安陽市| 遵義縣| 建水縣| 閬中市| 江孜縣| 牙克石市| 黃梅縣| 澄邁縣| 彩票| 稻城縣| 烏蘭縣| 黃陵縣| 蒲城縣| 寧都縣| 亚洲无砖砖区免费|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综合| 最近的2019中文字幕hd|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免费又黄又硬又爽大片| 疯狂七十二小时打扑克| 免费看美女脱衣服| 热99re久久精品天堂vr| 亚洲自国产拍揄拍|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草草|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猛交xx免费看| 亚洲日本在线看片| 最近中文字幕2019高清视频|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北条麻妃|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在线视频www色|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 无码吃奶揉捏奶头高潮视频|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成人自拍视频网| 中文字幕乱码系列免费| 好男人社区在线www| 一个男的操一个女的| 夜夜夜精品视频免费| 99久久免费国产香蕉麻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韩国日本好看电影免费看|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免费观看中文字幕|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最大激情网| 日韩影片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少妇的丰满3中文字幕| selaoban在线视频免费精品|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国产| 黄瓜视频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