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有中年人痛斥“學術界”(以中小學為主)之不良習氣,其特點在于:
言之鑿鑿,大義凜然狀;
痛心疾首,憂國憂民狀;
長吁短嘆,無可奈何狀;
同流合污,掩耳盜鈴狀。
憶學校放假之特點,故此為開學而產(chǎn)生的“中年群體性”抱怨,該現(xiàn)象小鎮(zhèn)及縣城居多:
初年入學,若選名師,備萬金置于信封;
托人引薦,左顧右盼,趁無人速入其囊;
大驚失色,百般推辭,言師者傳道授業(yè);
誠惶誠恐,自慚形穢,應保證下不為例。
如此先生便勉為其難笑納禮金,學子之父母頓感安心,想必日后開學自然關照多多,便不由喜形于色。然開學便知,此萬金并非買斷師寵,實為敲朱門之磚、蹬高閣之梯。故破口大罵。不難理解,畢竟付了買斷的錢,實際只得到一張會員卡,而且服務費另算。此中矛盾主要有三:一是子女座位靠后,不易聽清講話。通過正常渠道反映,父母心甚慰,不僅門好進、臉好看,最重要的是事好辦,當即表示座位前移。千金一排,明碼實價,童叟無欺。二是先生關懷備至,相邀至其居所補習,孔老圣人傳道都有飯吃,此補習非圣賢,自然要一日百金。不補可否?自然不行,若未學此基礎,他日課堂之上,先生所授之高深,學子必然云里霧里,不知所云。與其亡羊補牢,不如一拍即合,給先生留聽話之好印象。三是年節(jié)禮金,按節(jié)日,分大小,有百金、千金之別,若有百金之怠慢,補習必延時長,少幾百,加幾課;若有千金之怠慢,座位必往后調(diào),差幾千,調(diào)幾排。痛斥之余,無可奈何,只能妥協(xié)。
上述種種,不免疑問,明知如此,為何入此門?答曰名師出高徒故。何謂名師?答曰眾人說好,想必不差。一頭霧水月余,直至與內(nèi)部人士相談:未聽其講,未學其課,便奉其名師。何故?校方大力推舉。其中種種,不言自明。
《毀人不倦》
全家陪早起,
求學路擁擠。
人格分數(shù)比,
誠心萬金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