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一場養(yǎng)育
“看來我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薇克巴頓坐在椅子上,面前的桌子上擺著本黃色封面的書,書的正面書封上印著顆正在燃燒的隕石。
“看來以你現(xiàn)在的情況,還不足以學會《黑暗的終結》。”
“為什么?”連續(xù)地嘗試著感知紅寶石,沈閑也發(fā)現(xiàn)了問題,本應爆裂的火焰卻沉寂得像是一汪深潭。
“你知道嗎?這幾本書的制作除了材料上的區(qū)別,它們的制作條件其實也是存在著差別的。”
“差別?那你說的差別是指?”薇克巴頓的話,顯然讓沈閑有些疑惑。
“科技水平,《在觸手之上》是唯一需要煉金引擎才能合成的書,而《黑夜的終結》是唯一需要暗影操縱者才能合成的書。”薇克巴頓接著道,“而這些差別,本身就意味著特殊性。”
“可你之前說書籍的制作和使用難度其實是和消耗的理智值成正比的。”沈閑提醒道。
“當然,這句話并沒有說錯。”薇克巴頓坦然地點點頭,“但同時,這也并不意味著沒有其他的因素影響書籍的制作,顯然還有我們不知道的東西發(fā)揮著作用。”
“那書籍制作的學習還可以繼續(xù)嗎?”說實話,沈閑并不想失去這種能夠學習特殊能力的機會。
“當然,只要調整下順序,我們可以先從《世界鳥類圖鑒》開始。《在觸手之上》和《黑夜的終結》的話,我得先花點時間想想。”
……
“在這個奇怪的世界,我的園藝知識、鳥類知識變成了對植物和鳥類施加實際影響的能力。”
“知識被靈性轉化。這種靈性的激發(fā)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大概就類似于只要你了解它,你就能影響它。”
“而對于你,我一直在教授你通過直接感知的方式,這種方式更加地直截了當,而且顯然更適合你。”
“之前你已經(jīng)學會了如何感知植物,相對于前者,動物的能動性強得多,是更容易給你情感反饋的。”
“《世界鳥類圖鑒》的制作材料是兩張莎草紙和兩枚鳥蛋。”
“根據(jù)我的猜測,鳥蛋的作用就是作為媒介讓你能夠對鳥有更深的了解,進而讓靈性激發(fā)。”薇克巴頓接過新出爐的烤鳥蛋,向著沈閑糾正道,“是通過靈性的觸角進行感受,而不是讓你通過嘴和胃。”
“通過這樣的鳥蛋來了解?為什么不是通過鳥籠里的鳥?”
“生命的最初形態(tài)有著最為純粹而豐富的靈性。”
“能容生命之靈魂信息,很多古老文化和原始宗教上都有著卵崇拜的相關記載。”
接下來連續(xù)的幾天,沈閑就過上了捧著個鳥蛋吃飯、勞作、睡覺的日子。
但這種培養(yǎng)默契加深了解的方式,顯然不怎么有效。
哪怕是在耗盡理智的情況下,用更為敏銳的靈性去觸碰,沈閑也只能約莫感知到蛋里面的一片混沌。
“還有什么其他的建議嗎?”將一個新的煎蛋塞進嘴里,沈閑抹了抹嘴巴道,“這些天,我已經(jīng)用盡了各種方法全身心地來感知鳥蛋。”
“或者說只要是鳥蛋就行了吧。”一個新的主意從沈閑的腦子里冒出來,“想要了解一種生物,又有什么方式能夠比得上孵化它、養(yǎng)育它、陪伴它呢。”
像是了然了沈閑內心的想法,薇克巴頓點點頭道:“就按你想的方式去做吧,也許這是一個新的研究途徑。”
……
沒錯,沈閑的方法就是養(yǎng)一只高腳鳥。按沈閑的想法,高腳鳥也是鳥,總也能幫助他促進對鳥類的理解。
不過,在養(yǎng)鳥之前,首先你得有個蛋,沒蛋你養(yǎng)個鳥啊~咦,好像沒有什么不對。
來到之前的巖石礦區(qū),在之前的礦石采集過程中,沈閑就遠遠地看到過這種長相奇特的鳥類。
這種鳥長得高大,以兩條又長又直又細的腳得名,全身黑色,整個身軀被一只巨大的獨眼占據(jù)。
做壞事總是適合在夜黑風高的夜晚,沈閑帶著鼴鼠帽靜候著高腳鳥們的入睡。
它們會在巢中產(chǎn)下藍色帶斑點的高腳鳥蛋,在白天它們會被靠近鳥蛋的生物所激怒,并進行長距離的追逐和攻擊。而到了夜里,這些高腳鳥會窩在鳥窩上睡覺。
趁著天黑,輕手輕腳地靠近,小心地將高鳥推開,將掩在它身后的巨蛋收入囊中。
如果故事到這里結束,那該是場完美的行動。但顯然這不是位粗心的母親,不一會兒,這只高腳鳥就站了起來。
這樣的一位英雄母親,還是好好地睡一覺吧,睡醒一切都會好的。
這是種矛盾的生物,在未孵化時,它們會小心地保護著蛋,攻擊巢附近的一切非高腳鳥的生物。而等蛋孵化,幼年高腳鳥與青年高腳鳥會因為不被高腳鳥視為同類而遭受攻擊。
這不是偷盜,只是為了高腳鳥親子間的和諧。
……
相較于偷蛋時的簡單粗暴,孵蛋是個更為精細的過程。如果沒有正確的姿勢,很容易導致導致孵化失敗。
入夜了,要把蛋靠著營火放著,不然蛋會冷得結冰;白天了,蛋要遠離營火,不然蛋會熱得流汗。在整個孵蛋環(huán)節(jié),一旦長期進入結冰和流汗狀態(tài)孵蛋就會失敗。
于是乎接下來,沈閑一邊守在蛋的身邊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一邊不斷地感受蛋里生命的律動。直到第三天,一只高腳鳥寶寶從蛋里孵化出來。
像是兩輩子加起來,第一次當了爸爸,很特殊的感受。
新生的寶寶相當弱小,而且在吃食上也只能接受漿果和種子。而在餓了的時候,它們也會主動地進行覓食,看起來追逐小鳥的行為,只不過是對于掉落在地上的種子的垂涎。
從小獲得鍛煉的寶寶往往能獲得更健康的身體,再苦不能苦孩子。
一個新生高腳鳥寶寶的鍛煉計劃被沈閑制定了出來,就用這些小鳥來幫助高腳鳥寶寶進行成長。
為了配合這個計劃,沈閑制作了一個新的裝備——羽毛帽。
這種用兩個紅羽毛,三個黑羽毛,和兩個斑點觸手皮合成的華麗帽子有個獨特的作用:吸引更多的鳥類著陸。就像是削弱版的《世界鳥類圖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