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到暗算,張雷也沒有告訴家人,因為他知道,孔家家大勢大,不是他這種小門小戶的人所能招惹的。就是過去理論,估計黑的也會說成白的,于是他把這件事情默默藏在了心里。不過他也知道,唯一的出路在考取功名上,于是再也不玩物喪志,竟比以前更加發奮讀書起來。漸漸的張雷在曲阜縣城有了不小的名氣。
由于他天姿聰穎,博聞強記,“誦記日千余言,暗記三禮義宗”,不幾年就精通了《左氏傳》、《鄭氏尚書》、《毛詩》、《王氏易》、《禮記》等儒家經典著作以及天文、歷算等方面的知識,他的詩文也做得很好,是飲譽鄉里的少年才子。
有一次,夫子興致勃勃,要帶著班上學業最好的張雷和孔尚賢去參加一次本地賢達的交流會,同時拜訪同郡名重海內的大學者何光遠。何光遠,博學大儒,號稱當世最有學問的人。張雷和兩個小伙伴去徐州拜訪何光遠時,何光遠周邊一群學者,猶如眾星拱月般,簇擁著一位白發蒼蒼但是精神矍鑠的老者由遠而近而來。
夫子倒吸一口涼氣,激動著說:“沒錯,這就是大儒何光遠了,之前我曾遠遠地聽他傳道授業。同時他囑咐張雷道:“張雷,切勿多言。此人博學多才,但是脾氣怪異?!閉f完,夫子就拱手在原地恭候。
見到夫子如此畢恭畢敬的樣子,張雷和孔尚達也有一絲動容。夫子未等何光遠先生靠近,就先朗聲的一抱拳道:“在下林珍學見過先生。上次見過先生還是五年前隨家師林尚遠之時,今日再次得見,真是三生有幸!”夫子這句話說得是大方得體,不卑不吭,但是字里行間也能聽得出來他的尊敬之意,竟有將自己視若末學之意。
何光遠望著前面的夫子,言道:“哦!原來你是林尚遠的學生啊。沒想到十多年沒見,你也成了儒生?!?p> “是,先生。這也要多感謝先生當年教誨?!?p> “大家這次過來,帶來的都是飽學之士。你怎么帶了個青澀的毛頭小子過來?!焙喂膺h的目光從夫子身邊掃過,落到了張雷和孔尚達身上??咨羞_年齡在天命之年,略有胡須,何光遠只是看了看,就定格在張雷身上。
張雷聞言,臉上只是微微一笑,并沒有多說什么。他知道自己旁邊的老師一定會替其說些什么的。
果然未等何光遠先生再說什么,夫子就搶先開口介紹起張雷來。
“何先生,這位是我的得意門生。張雷,你也來見過何先生”、
“見過何先生!”張雷雙手一抱拳,顯得從容不迫。
“張雷?未曾聲聞,看來學問也一般嘍?!焙喂膺h漫不經心地說道,“好,你既然是林珍學的得意門生,那我就考你一考?!?p> “???不敢。張雷還是一個后學末進,何先生是當世大儒,張雷在學問方面怎可能是何先生的對手。何先生可是當時的飽學名儒?!狽蜃釉競Φ拿嬡菸⒆儯瑫r心里暗暗叫苦不迭?!翱磥硨蝸壬竅胱審埨自詡€跟頭了?!狽蜃觾刃南脛行┖蠡趲埨壯鰜砹恕?p> “放心.我還不會依仗學問以大欺小的,只是稍微交流一下。你既然提到是你的高途門生,我也是考一考而已。”
“何先生說笑了。張雷雖然學問還可以,但是怎么能與您想比?!狽蜃誘嬗行┘繃?,再也顧不得心中的忌憚,張口直接回絕了對方的建議。
“嘿嘿!林珍學你心急什么,說不定張雷小朋友自己愿意一試呢。”何光遠冷笑一聲,不慌不忙說道,雙眼望著張雷,有些輕蔑之意。他料定,張雷必定不敢接受。
“好的,夫子請講。”對他來說,這位何先生雖然名氣非常大,以他如今的學問,倒也沒有很大的懼意。
“張雷……”夫子見張雷真答應了挑戰,不禁叫出了聲,面容上滿是復雜之色。
“沒關系的,只是探討交流下學問而已。夫子不必擔心?!睆埨漬f道。
何先生見張雷答應了,頗有些意外。林珍學的老師和他當年有個過節,他本來就是想羞辱一下,讓他們師徒倆難看,沒想到這小子居然應下來了。他微微頷首,捋一下白須,說道:“好好好!那我們今天就來談談孝道。張小子,你說說,何為孝道?”
“孝之道,在無違。”張雷開始應道。
“嗯,中規中矩的回答?!焙蝸壬俸儺Φ饋?p> “子曰:無違。孝親之道,只在于無違而已?!睆埨桌^續言道。
“那何為無違?”
“無違于禮。盡孝時不應違背禮的規定,否則就不是真正的孝?!睆埨椎幕卮?,有理有據,本來讓大家輕視的心也開始端正起來。
“何為父母唯其疾之憂?”
“父母之愿,唯兒女身心健康。子女之疾,父母之憂。兒女要真心想盡孝,首先做到自己的身心健康?!?p> “怎么理解,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人們對于犬馬及寵物都能盡心盡力地飼養,如果對于父母只知奉養而不尊敬,那就不能稱為孝了,人有精神的需求,故有別于犬馬。孝順父母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物質上,還要在內心深處,老人不僅需要物質上的奉養,更需要精神上的滿足,真正地孝敬父母,要去體諒父母的感受,敬重父母的意愿,不然即使是饑餓的乞丐也不愿意吃別人施舍來之食物,何況是對待父母呢?如果沒有敬重之心,那樣養又有何意義呢?”
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這句話何解?”
“真正的孝不只是替長輩做些事情,而是要有愛父母,要從內心深處真正地孝敬父母。只有對父母的敬重充溢于心,才能時時處處在眉宇之間、言行之中表現出和悅的神色和敬意真正的孝,不是‘有事情,小輩們去效勞;有酒食,長者先享用’,那些只是表面的敬愛。真正的孝是要有愛,內心要始終充溢著敬愛的情感,表現在外就是對父母始終是和顏悅色的?!抖Y記·祭義》中有這樣一段話:‘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悅色,有悅色者必有婉容?!皇欽嬲男⒄擼茈y在父母面前保持一貫的和悅之色,故孔子會在弟子子夏問孝時,深有感觸地說出‘色難’二字。”
“怎么理解孔圣人所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父親在世的時候,要看他的志向;在他的父親死后要看他的行為。如果他的父親死了三年以后他依舊還是向他父親生前那樣堅持固有的為人準則,那么這個人就算是做到了孝道。當然,如果一人的父親活著的時候,各個方面都比較向善,那跟從父親的意志沒有什么不對。但是如果父親是大奸大惡的壞人,那父親一死,兒子繼承了父親的意志,這恐怕不是什么好的事情。所以,盡孝要效君子之父,無違于禮?!?p> 張雷說出來這番話,讓眾人贊許不已。因為張雷不僅僅答出了孔圣人的圣人之言,還在此基礎上有新的闡發,提出了新穎的觀點和見解。何光遠輕視之心盡去。夫子見弟子對答如流,又頗有新意,連忙走上前來:“感謝何先生賜教,我帶學生先行謝過?!睆埨墜笆值饋胺蜃硬W大儒,讓人佩服?!?p> “哈哈!張雷太過謙了。學問方面,小友深得儒家精髓?!焙喂膺h只略一思量,就借此臺階,神色一緩的說道。
剛才張雷的回答,引經據典,有理有據,足以彰顯學問之深,這也讓他不敢過于輕慢了。
張雷小友請和我們一起上座,不僅稱呼變了,何光遠改容敬之,居然邀請他上座。這個時候,眾位儒生不禁對張雷開始注意起來。
張雷的名氣隨著這場辯論,開始聞達起來。

我捅了馬蜂窩
古代女人女扮男裝,要與男人爭勇斗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