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耿直,與世無爭的性格,逼迫母親要加倍付出。“離鄉背井,來到山野草地,奏是為了孩兒們活出個人模樣哇”母親走西口的夢想還在狂妄。父親說“唉,依我看女孩兒,遲早是人家人,認識自個名字就行昂”,父親說著不經意的吐出一口濃濃煙霧,看著米倉的倔強又說:“你要上學也行,年弟誰照看昂”。快言快語的母親罵父親“死腦子,不活泛昂,你一輩子不識字,一事無成,還”,母親把自己光宗耀祖的希望寄托在米倉和兒子“丑蛋”身上。
母親堅持讓米倉上學,清澈的目光里蘊藏著堅毅,杠杠說:“不礙事,丑蛋,我背著,平坦坦的菜園里,想咋耍不行昂”母親背著丑蛋,散放在菜園里,春天“丑蛋”踩螞蟻,掐野花,追蝴蝶,夏天捉蜻蜓,逮蛤蟆,捅馬蜂窩,猶如原野里的草木,呼風喚雨,陶醉在大自然風景里,沐浴在原野的氧吧里。
母親像男人一樣扛著鋤頭,撅頭,一撅頭,一撅頭土里刨生活。收工時漫山遍野呼喚“丑蛋……你在哪達昂”“丑蛋”聽到母親扯著嗓子呼喊聲,戀戀不舍放走手里玩弄的蛤蟆,蹦蹦跳跳跑到母親身邊。晚飯后母親拖著“丑蛋”上夜校,從“人之初”開始學習,一字一句把毛主席老三篇背的熟爛如泥。別人干的她干,別人不干的她也要闖一闖,她對生活的熱愛,對兒女的厚愛,心里總是陽光燦爛。
充了電的母親更是自信,“上山砍材,下河脫鞋”母親說:“只要不偷,不搶,走到哪步說哪步,割了頭不就是碗大的疤昂”,在她眼里生活的坎坷都不是問題。貧困讓米倉一次次輟學,要強的母親總是不服輸,“沒文化,受人欺”,她千方百計想辦法支持米倉上學。
那一年,米倉頭上的羊角辮潤澤了,甩出了神奇的倔強,她一邊拔豬草,一邊跟村里小學一年級旁聽。“鐺鐺鐺”上課鈴發出承重的響聲,“老師來了”貪玩的家伙們一涌而進,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的簇擁著,班主任老師一臉嚴肅的走上講臺,輕輕扶正了橫擔的教鞭,一目了然,撒野的激情嘎然而至,教室里瞬間鴉雀無聲。
隱蔽在墻角里挖野菜的米倉,聽到鈴聲激蕩,心潮澎湃,激情涌動,菜籃子推到老地方,捧著書本,躡手躡腳圪蹴在教室窗戶下,跟著老師a,o,n,老師清脆悅耳的朗誦聲,唱響了山村早晨新的一天,動聽,迷戀,米倉貪婪的沉迷在a,o,n字母里。
“米倉!”突然空降天籟之音,米倉驚魂未定,拔腿奔跑,“媽耶”,她像做賊似的,驚慌失措的四處逃亡。“米倉,米倉”子彈一樣的呼嘯穿越米倉的耳廓,瘦弱的米倉怎能逃脫悟空的掌心,絡腮胡子書記的火眼金睛鎖定了米倉。
第二天,米倉和村里孩子一塊進了學堂。“啊”米倉激動的淚眼模糊,一排排簡陋的課桌,橫豎裸露的磚頭,赤裸裸瞪著米倉,同學們的眼神齊刷刷窺視著陌生的米倉。
“米倉,米倉,哈哈”大家哄堂大笑,米倉還是逃不脫“外來戶”這個特殊的稱號。“外來猴,吃狗球,哈哈”,“洋相鬼”嬉皮笑臉的指著米倉嚎叫,企圖從教室里趕走外來的米倉,“蟲丫子”和“雀女子”看著米倉交頭接耳,嘰嘰喳喳,米倉心里慌了神,攤開書本唱響a——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