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蒙昧的石器時代,到黑暗的封建時代,又到唯利是圖的近代,無一不彰顯人類的智慧與進步。
在21世紀初,先是有華夏
加入世貿,經濟再度騰飛;又有大洋對岸的國家對中東地區的一系列戰爭,企圖在中東占下全部利益。在那之后,又是網絡的大范圍普及,華夏網民年年增加,再后來,又是12年至16年的中美友好時期
在科技方面先是在火星之上發現有水的存在,并推測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又在生物方面完成人類基因序列圖,為今后的基因研究與技術開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于2006年6月3日,由中山大學的朱熹平教授、里海大學、清華大學的曹懷東教授證明了龐加萊猜想,將這個百年難題給打敗。
2019年,華夏迎來了“五四”百年和建國七十周年,場面宏大。
2020年,世界又迎來一次大災難——新型冠狀肺炎。同時,華夏也于此年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世界上少了數以億計的貧民,可喜可樂。
自那以后,華夏便一騎絕塵,在發展的道路上無可匹敵。在2030年,華夏社會成員素質普遍上升,在2035年,中東石油貯量大幅下降,在2042年,人類已經能做到控制核聚變,但天有不測風云,在2044年的時候,因為一場波及整個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地震,導致了大量核廢料泄露,人類由此大幅減少自身棲息地。
2051年,人類發明可吸收輻射的方法,從此,一個人類史上最大膽的想法出現了——造神。只要能造神成功,人類便得以存活。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人類終是想不到,神是不會被一種渺小的生物給控制的,哪怕那是創造衪的、神上之主的上帝般的存在。人類的打算終是落空了,相反,人類卻迎來了比全球核廢料泄露更可怕的事情——神的壓迫。那是足以致使人類亡族的前所未有之大危機。
李華慢慢的回憶著,他的思緒又回到了那個災難的年代——2060年。其實,造神是在2052年開始了的,只不過,因為造神太困難,才在2059年年底才完成。在那之后,人類所引以為傲的“神”便“拋棄”了他們。于是,可憐的幸存者又只好在這樣的洞穴中,借助外型同洗衣機一樣的營養倉茍活下來。
記得在剛進來時,李華還和好友陳健吐嘈道:早在網文中就有段子說,洗衣機里可以藏人,可現在,他們確實是要住在一種神似洗衣機的東西里了。
在地下已然五十年了,想來外界的天空不會如21世紀上半葉那樣灰蒙蒙的吧!李華想到:外界的天空一定會和古代的天一樣藍,云也一樣白吧!只是不知道,大地是否還是輻射滿地,還有那位“神”,衪又在干什么呢?
李華在地底還有不少時間,他大可以盡情地去思索答案,或者想象自己能夠勇一把,像個年輕人一樣初生牛犢似地上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