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44年之前,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已然接近枯竭。但畢竟還有風能、地熱能、太陽能、核能等一系列清潔能源,對于地球人來說,這也不算是最壞的時代,可壞就壞在,在2044年時,地球環太平洋地震帶竟都發生了地震,更可怕的是,地震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核廢料泄露,而核廢料通過流入太平洋,竟污染了全球的海洋與近三分之一的土地,在此關頭,數量接近125億的人類又怎會不抓住這個大好機會,改變這個可能危害自身的充滿核輻射的環境呢?
在這個計劃提出前,李華剛和朋友們在外面聚餐了一頓。聚餐完了,劉松還不忘邊點頭邊稱贊說剛才的翡翠彩蔬卷好吃,讓他感覺到這真可喟是色味俱全。
劉松是李華的另一個朋友,他是一個生物學家,他的學生稱他為劉博士。而他,和陳健一樣,都是造神計劃的重要參與者。
……
讓李華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在這樣的時代,竟有人將希望寄托于“神”的身上,即使只是造神,李華也并不相信那種匪夷所思的事情會如人們所愿。于是,他狠狠地拒絕了來邀請他加入這個計劃的人,但他的好朋友——劉松與陳健卻加入了這個計劃。
“夠了!我不愿的事,你們還能逼迫我嗎?”
這不是第一批來勸李華的了,畢竟,造神計劃需要大量人力的投入,李華作為一個頂尖的物理學家,自然也會被拉攏,但在剛剛,李華又一次拒絕了來勸說的人。
……
“這是一個好消息,這是個天大的好消息!”人們奔走相告道。這對于數量如此之多,土地如此之少的人類來說,確實是一個莫大的好消息。畢竟,糧食可以靠來自中國的袁隆平院士發明的雜交水稻解決;淡水也可以各國聯合起來共同凈化;可唯獨土地——太少了!畢竟,核廢料污染的土地多為人類宜居地,而人類又不可能全跑到沙漠去或是去極地。所以,能吸收輻射并將之轉化為人類同樣稀缺的能源的“神”也就自然得到了大家的贊同。

旅程伊始
看到有人支持,還是繼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