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山河千里入京華(2)
出了內(nèi)堂,看著酒樓里依然喧鬧的人群姜確感覺到有一點不真實。
一個無限接近上三品的江湖高手隱居于此當(dāng)個掌柜,若說是厭倦了江湖紛爭隱于市井,可掌柜身上又沒有那種看破紅塵的豁達(dá)。更別說年屆弱冠的入品武夫在這里打雜迎客。
出涼州前韓三爺可是說過尋常武夫想要入流品一是要有內(nèi)力修煉的功法,二是要有足夠的時間去打磨沉淀內(nèi)力,厚積薄發(fā)。因此,一般人等修習(xí)武藝即便是中人之姿也得二十余年兒,年屆而立方可入了流品。
且不說此刻正在前面領(lǐng)路的小六是入了流品的江湖武夫,就連一路上遇到的其他伙計,伙夫亦是有武藝傍身,卻是因為沒有展露氣息的緣故看不出具體實力,但想來不會太弱。
小六出了門拉過一個跑堂的小廝耳提面命幾句就打發(fā)他去后院收拾柴房去了。
“看來是有些地位的”姜確心想。
小六也是個熱情性子,一路上向著姜確介紹店里的布局和日后要做的活計。
“不知小哥年歲幾何?”
“未至十九。”
“某本家姓張,家中行六,癡長兩歲,便托大以兄長自稱。”
說著還略微轉(zhuǎn)身,向身后行了個禮。
姜確也是連忙回禮
“自有之義,小弟亦是同感。”
“咱這酒樓別看著門臉陳舊,其實地方大著呢!單說這三層的小樓在這京城里可就是筆大價錢,更別說還有屋后四進(jìn)的大院子。東院是客人們的廂房,西院連著西巷是咱們伙計安歇的地方,還有柴房庫房也同樣在這里。咱們跑堂打雜的,關(guān)鍵就是要有眼力見兒。門口來客了,得招呼。客人入座,端茶倒水,布菜斟酒,亦是我等分內(nèi)之事。客人走了,收拾碗盞,送客出門也是應(yīng)有之義。總之,一句話,就是要眼里有活,讓客人心里舒坦。這兩日就且跟在愚兄身邊,好好學(xué)學(xué)。”
“那就有勞小六哥了。”
“不礙事,嗯,到了,咱這西院房間多,可酒樓里的雜役伙計也多,只能委屈兄弟在這柴房歇息了。”
“不礙事,小弟久居涼州凄苦之地,什么苦沒吃過?能在這京城有個落腳的地方就很知足了。”
說著,見先前的小廝還在屋內(nèi),便湊上去,從懷里掏出幾枚銅錢放在了小廝手中
“勞煩這位兄弟了,一點小錢,就當(dāng)請兄弟去巷口茶攤喝茶了。”
這小廝卻是個軟綿性子,紅著臉,說不出話來。倒是小六出來解了圍。
一面將小廝手里的銅錢塞進(jìn)了小廝的懷里,一面對小廝說:“行了,讓你拿著就拿著吧,這是剛來的一起跑堂的姜兄弟,日后有的是機(jī)會親近。你先出去忙活吧,不然冷落的生意,掌柜的又要說你了!”
小廝一聽,頓時慌了,忙對姜確抱了個拳,“多謝姜哥”說完便忙不迭的跑了出去。
張小六看了看收拾妥當(dāng)?shù)牟穹浚瑢_說:“這小子出身城外的莊戶人家,出生是先天不足從小體弱多病,爹娘怕他早夭取了個大名叫李平安,小名虎子,才剛滿十五。長是長大了卻是生了副弱不禁風(fēng)的身板,又是個怯懦性子,所以平日里大家都戲稱他二貓子,不過這小子手腳利落,做事老實,為人和善,倒是個好相與的。”
姜確卻是看著李平安疾跑的身影,雙眼微微瞇起。
“這李平安看著瘦弱,但是這速度卻是著實不慢,步法沉穩(wěn)老練,是個練家子,倒像是一門心思培養(yǎng)的殺手。”
姜確的目光從張小六略微粗糙厚實的手掌之上略過,面不改色。
“這酒樓當(dāng)真不簡單。”
“小弟初來京城,身上僅這一包細(xì)軟,連床被褥也沒有,眼下倒是還要麻煩小六哥帶小弟置辦齊全。”
“這無妨,被褥這等物事是咱這酒樓里常備的東西,只是未經(jīng)曝曬,睡著難免不舒坦,某哪里尚有一套被褥,你且用著,回頭去賬房領(lǐng)了新的再還給某就是。你先在這收拾收拾細(xì)軟,點點缺了那些東西,過會領(lǐng)你去街上置辦。我先去取被褥短衣,順帶讓廚房今晚多炒兩個菜,晚上給你接風(fēng)洗塵。”
“那就多謝小六哥了。”
“你先忙”說著張小六就離開了屋子。
姜確看了看簡陋的房間,這是他在京城的第一個落腳點。雖然被師傅送來了一個明顯沒那么簡單的地方,但他相信師傅是不會害他的。既來之則安之,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一路顛簸,姜確身上也沒有什么行李,很快就收拾完了。想了想,他還是從包袱里掏出了一小吊錢,畢竟初到此地,人際關(guān)系還是要上上心的。
過了一會,張小六抱著一床被褥和一套青布短衣回來了。將東西放在了床上,對姜確說:“按照慣例,新來的伙計都能領(lǐng)到二百文錢采買日用做安家費。以后就是每月五百文的工錢,再加上客人的打賞,一年掙他個六七兩銀子輕輕松松。想來你也是個沒家室的,好好干個三四年攢上些銀錢,回鄉(xiāng)買兩畝良田,起幾間新房,不就能討個媳婦了?”
“想不到還是個嘴碎八卦的人,倒是有點意思”姜確心中抱怨到,卻也只能點頭稱是。
張小六啰嗦了片刻,問道:“姜兄弟可還有什么缺的日用?”
“尚缺幾件,還要麻煩小六哥引路。”
“不礙事,雖說是掌柜安排下來的活計,但都是自家兄弟,日后一起討生活的,又如何稱的上麻煩呢。”
說著就領(lǐng)著姜確從后門出了酒樓,來到了街上,撿著相熟的店家買齊了東西,托店里的伙計送回了酒樓,便拖著姜確在街上逛了起來,口中說道:
“你初來京城,不曉得京城風(fēng)物,兄弟今日就帶你在這街上走走,說道說道。”
“愿聞其詳。”
“這奉天城啊,共分為四大城區(qū),七十八坊,像咱這酒樓就是在南城的昭明坊。東西南北四城區(qū)北城靠近皇城大內(nèi)是宗室顯貴,高官貴戚聚集的地方,也是眾多軍政衙門在亦被稱為內(nèi)城。日后若是去了內(nèi)城當(dāng)是要謹(jǐn)慎小心若是沖撞了大人們,哪怕就是青綠小官也可拿捏我等。東城、西城依東西二市而建,乃是奉天城中最為繁華的地方。而南城是我等平民商賈討生活的地方又被稱作外城,人多口雜最是混亂不堪,地痞流氓皆有背景平日里能忍就忍了。不過,奉天終究是我皇魏京城,繁華非常,日后若是有閑自行體會便是。”
姜確在一旁聽了連連點頭,他雖然來到京城別有目的,但人生地不熟,有人愿意給他說道說道他自是喜聞樂見。
眼看就要到了魚龍巷,姜確拉住了張小六,“張哥不急,小弟初至,總得向諸位表示一番,可又是初到京城,門路不順,這里尚有些銀錢,還請張哥張羅幾樣酒菜,替小弟盡盡心意。”
張小六看了看姜確,一臉揶揄。
“你倒是個會做人的,你且先回酒樓收拾行李,我替你張羅便是。”
“多謝張哥。”
目送著張小六轉(zhuǎn)進(jìn)了前面的巷子,姜確便自行回到了酒樓后院的柴房。看著屋內(nèi)店鋪伙計送來的東西,心里盤算了起來
“首先,這酒樓不一般,掌柜的雖與韓三爺有舊,但交情到了那一步卻還有待考量,如此不知跟腳的地方屬實是難以讓人安心下來。但韓三爺知道我來京城所為何事,卻依舊把我送到這來,看來這里對我成事確有裨益,但有何等裨益,能到何般地步尚需試探。父親當(dāng)年于京中盤桓多年,故交不少。但我沈家當(dāng)年牽扯了頗大的干系,淪落十幾年,當(dāng)年故交如今何在,有多少能助我成事,又有多少人能信任,這些都是問題。所幸我現(xiàn)在有了留身之處,又是酒樓這等魚龍混雜,消息靈通之所,可以慢慢打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