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劇本里的日子(一)
說實話,阿寧對高一的生活真的很期待。盡管她堂哥在很多次家庭聚會的時候就跟她說“高中時候的友誼,印象最深的一定是高三大家都搶著問題的那時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時候的事情,所以你不要對高一高二抱有太大期望。”
你說阿寧會被這個勸服嗎?不會。她的堂哥一直都是阿寧的反面教材,堂哥自從高中畢業后,就非得去廣州讀大學,阿寧的爸媽包括堂哥的爸媽都在勸他要不就去湛江的一所大學,都是高價才能讀本,還不如讀湛江那個。堂哥那時候正處于叛逆期,心里又一直心念著廣州,所以填志愿的時候沖破一切阻礙,硬是填了廣州的那所民辦本科。大學四年瘋玩了之后,畢業找工作又不想回自己生活的小縣城,硬是要留在廣州,說多機會。阿寧的小表叔在湛江工作,在他工作的廠子里給堂哥找了一份跟堂哥專業對口的工作,堂哥在廣州輾轉無果,無奈只能放棄去到小表叔的廠里工作。在那里作為一個實習生,自然是要黑白倒班的,堂哥嫌這個太辛苦,做了不到一年就結束了。最終在外地過不下去了,還是要回到自己生活的小城市,堂哥的爸媽幫堂哥找了份工作,一個月兩三千,在電信公司做客服——這種工作就是高考畢業的學生去找的那種兼職。堂哥邊干這個工作邊學公務員,最后學了這么久也沒考上——畢竟玩游戲的日子可能對他來說更快樂吧。后來堂哥又跳槽到一家私企,具體是干什么的阿寧尚且不知,但是阿寧知道他又回到了那個要倒班的歲月。
兜兜轉轉,每一個選擇的背后,都是他那個年紀最富有的傲氣。
阿寧自然不會相信堂哥的這一席話,所以她在高一的時候盡可能地去結交朋友,因為阿寧很逗比的性格,和班里面幾乎每一個人都聊過天,但聊得最多的,自然是同桌和前桌,阿元和阿華。
阿華的同桌阿璋似乎不太愛說話,非常的沉默寡言,而且長得是帥,是那種痞痞的帥,這些一切的帥氣在阿寧的眼中,就是裝。阿寧很不喜歡他的同桌,但不妨礙阿寧和阿華聊天。阿華真的很慣著阿寧,阿寧第一次考數學測試的時候,故意試卷底下沒有墊書,刷刷刷的聲音非常的響,弄得好像阿寧真的很厲害。那時候座位已經調了,阿華坐在阿寧后面,阿元依舊是阿寧的同桌。正當阿元受不了的時候,阿華抬頭看了眼阿寧,發出“嗷”的聲音表示欽佩,阿寧得意的笑笑。可是阿元示意讓阿寧墊著寫,阿寧只好照做。阿寧和阿華還有阿元這三個人就像是個鐵三角,不管怎么換位這三人永遠坐在一起。可是阿華的同桌換了呀,換成了更加不茍言笑的阿冬。阿寧挺高興的,阿元的話——阿寧覺得有點不高興吧。
阿元和阿璋還挺聊得來的,就形成了“正方形”的局面——阿元和阿寧這兩個人跟前面兩個人分別熟悉,但阿寧和阿璋卻一點也不熟悉,甚至阿寧還有點討厭阿璋。阿寧和阿華玩的很好,阿璋和阿元玩的很好,所以當阿璋調走的時候,阿元內心應該是有一絲絲的不開心——這只是阿寧的猜想啊。
當阿冬調來的時候,阿寧和阿元相視一笑,抬頭看向前桌,那種尷尬的氣氛令阿寧都頭皮發麻,只聽見阿華輕輕地說了一聲“嗨!”就沒有下文了。阿華的日子要不好過咯,阿寧心想。
當然,阿寧的劇本也在時時刻刻上演著,怎么能放棄呢,在第一次期中考試成績公布的那天晚上,阿寧的“經歷很多的女主”劇本瞬間彈出阿寧的腦袋,她飛奔去廁所,假裝自己的某種病癥發作了,然后在廁所呆了好長一段時間后,回到座位——離后門很近的,所以沒有驚擾到班上的其他同學,就是驚擾到阿元和阿華而已。
當她坐回座位的時候,阿元擔心的問她沒事吧。阿寧用剛剛在廁所勉強擠出的眼淚,對阿元擺擺手,但過了一會,又對阿元說“我xxx犯了。”
阿元驚訝地看著阿寧,陪阿寧去了趟廁所,看著阿寧在墻角艱難呼吸的樣子,拍了拍她的背,幫助阿寧理順呼吸。阿寧覺得演的差不多的時候,就讓阿元陪著自己去了教室一旁的走廊,在那里站著。
“你...還好嗎?”阿元又拍拍阿寧的后背。
“我沒事了,靜靜的呆一會就可以了。”阿寧看著阿元,跟她說,“這件事你還是不要傳出去,畢竟我不想讓太多人知道。”
阿元點點頭。
就在這里,阿寧也可以看出阿元也是一個活在電視劇里面的的女生,不過她的癥狀絕對沒有阿寧這么嚴重,至少她不會撒謊。阿寧其實到這里就想收手的了。沒想到阿元竟然還繼續提問。
“你是...怎么了?”
這個夜晚,似乎也挺適合談心的,阿寧也說出了自己的故事。
“你知道什么是落差感嗎?”阿寧看著阿元,她搖搖頭,“落差感就是你來不及經歷的很多突然向你全部涌來,你無法招架,但是又不愿去面對這些事情所導致的后果。我小學的時候,很乖的。老師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爸媽跟我講什么我就聽什么,很受同學的歡迎的,特別是男同學。我活的跟個公主一樣,但是上了初中之后,似乎一切都變了,變得不那么友好。我小學的時候沒有經歷的冷眼全部在初中剛開學的那時候全部經歷了。這就是落差。所以我在初一的時候變得很叛逆,誰的話我都不聽,我就要我行我素。我跟混混們整天出去玩,但是沒有人知道我的內心已經千瘡百孔。”阿寧看著阿元都要哭出來的眼睛,內心也很難受。這個劇本里,除了叛逆是假的,其他全是真的。
阿寧真的經歷過這些。所以現在的阿寧再怎么傲氣,再怎么不服,都是為了掩飾自己內心的自卑和脆弱,只是阿寧自己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阿寧還說了自己有個表姐,在北大讀心理學,那時候就是找她看的心理醫生,她說她還見過精神分裂癥患者,跟阿元扯了很多有的沒的,阿元的眼神中仍舊透露著一絲憐憫。
她覺得阿寧后面所有的調侃都是在掩飾自己的悲傷。
當她們從走廊回到教室時,阿華轉過頭來問阿寧怎么了?阿寧搖搖頭。
阿元和阿寧在此刻有了一個共同的秘密,她們誰都不告訴誰此刻自己心里的想法,但她們的關系也因此更進了一步。
社團活動在近期也如火如荼地展開。阿寧在進這所學校之前,已經心有所屬。阿寧是一個嘴很笨的人,不太會懟人。這是阿寧在初中的時候遺留下來的最大的遺憾——阿寧在初二接觸物理的時候,那個肥肥的物理老師阿江就跟著阿寧一直到初三,甚至初二的時候還是阿寧他們班的班主任。阿寧和他關系很好,經常互懟,但是阿寧的段位太低了,每次都被阿江懟的啞口無言。阿寧憤怒了,于是毅然決然的報名了校里面的辯論社,并且成功在一周后通過海選,選上了。
阿寧在辯論社參加的第一個活動,是在入學的第4周舉辦的校辯論賽。阿寧與阿欣作為班里面的辯論社成員,自然被社長欽點為班里面的代表,參加比賽。
這件事情其實班里面是沒有什么人關心和知道的,但阿寧能忍住自己的嘴巴不說嗎?肯定不能呀,阿寧的傲氣在這時候展現的淋漓盡致,阿寧邀請了整個宿舍的人和阿元以及阿華去看。
基本上邀請的人都給了阿寧面子去了,阿華...沒有。
整場比賽說實話,阿寧作為二辯,是很慌張的,因為隊友臨時脫逃,再加上對方辯友全員到齊,阿寧一人分飾一辯二辯,阿欣則是三辯四辯,這場比賽,打得非常的不激烈,阿寧和阿欣甚至還打的有一點點放松,因為對方的二辯和四辯似乎在幫阿寧方在說話,牛頭不對馬嘴的一場辯論以阿寧方獲勝落下帷幕。
盡管如此,阿寧依舊很興奮,結束辯論后心臟砰砰砰依舊在跳。她想找個人高談闊論一下這場比賽自己的發揮,只不過自己同班的都走了,不同班的圍在一起討論著他們自己的事情,此時的阿寧才意識到,阿華整場比賽都沒有來過。
她很失望。
最希望來的人沒有來,自己這場比賽打的瞬間沒有意義了。
她眼看著阿欣和自己的男朋友有說有笑地走出活動室,阿欣只邀請了自己男朋友一個人,卻顯得那么幸福美好;自己邀請了這么多人,結果留下來陪自己吃餐飯的人一個也沒有。
阿寧苦笑著走出活動室,安慰自己“可能是天太晚了,她們來不及,所以才走的這么快的。”
阿寧走出校門,買了個飯團就回到教室上自習了。
她看著阿華低頭學習的背影,氣不打一處來。但就在這時阿華轉頭和她道歉,說“對不起呀,我洗完澡吃完飯發現你們已經快結束了,我就沒有去聽。不好意思啦!”
“啊...沒事啦,我也沒注意到你沒來。”阿寧瞬間就沒脾氣了,“謝謝你還記得”
阿華撓撓頭說道:“啊?哦哦,沒事。”
辯論賽一周一次,打車輪戰,阿寧和阿欣很順利地殺入了半決賽,阿華也在進半決賽的那場比賽中來看了場阿寧在辯論社封神的一場做四辯的辯論賽。
日子就這樣在激動與平靜中一天天過去,阿寧和阿華的感情似乎也在朝著什么方向走。阿寧在無聊的時候會戳戳阿華的背,舉起拳頭示意來一局“剪刀石頭布”;阿華的家在郊區,阿寧的家在市區,阿寧放下豪言壯志“姐以后帶你逛遍整個MM市區。”;阿寧的數學上了高中就變得愈來愈差,阿華的數學一直都是三位數,所以阿寧總是問阿華數學問題,阿華也會問阿寧化學問題。看起來兩個人是真的很和諧,但其實阿華和阿寧都再清楚不過,這只是在教室里面才會有的現象,而在教室外,兩人的交流僅限于打聲招呼說聲“嗨”。
哦不,還有一場很尷尬的飯局。那天晚上,阿寧錯過了人最多的飯點,稍晚了一點去到飯堂,還剩一點點肉被阿寧很幸運的撈到了。阿華在另一條隊,就這樣他倆碰面了。既然如此,一起吃飯應該是逃不掉的了,阿寧跟阿華走到他提前罷好的位置,對面是阿寧不認識的人,但阿華認識的他的初中同學。
阿寧吃飯是很慢的,所以阿華就有很充足的時間向他的同學用他們那邊的方言和普通話撈在一起介紹阿寧,時不時也cue一下阿寧,阿寧邊嚼著飯邊“嗯”幾聲。
阿寧似乎看見了對面那些人眼里面的壞笑,就像初中時候那些人叫自己“嫂子好”那種壞笑的眼神。
阿寧心上的笑容都可以開出滿山的花了,但現實到臉上莫名的就變成了害羞,所以此時的阿寧不得不宣告晚飯結束,自己先行離開現場。
這份看似很甜蜜的感情總會有一天會破滅的,畢竟真的跟泡沫一樣,誰都是在欺騙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