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糖瓜粘。
今天是小年,也是封村第二天,昨天做的核酸還沒有出結果,葉芬芬準備在家躺一天,響應政策。
中午十二點,窗戶外母親大聲喊葉芬芬。
“快起來,給你爹煮個餃子。要今天蒸嘞,你還躺?趕緊起來!”
葉芬芬聽見母親喊的大聲,不情愿的起床。
今天家里還是沒有暖氣,天然氣壁掛爐顯示水壓為0,都快凍上了,又不想開空調燒錢,這種天氣,這種時候,床上躺著才是最佳取暖方式吧。為啥非要在雪化的這天蒸豆包?
“知道了。”
跟母親是沒辦法講理的,講理就是自己懶,葉芬芬已經懶得跟母親說太多了。
一起床,凍的腿抖,葉芬芬出門。
“你在廚房給你爹煮個餃子,我去外邊弄上蒸鍋,一會兒開始蒸豆包兒。”
沒有天然氣,葉芬芬蹲下用電磁爐煮餃子。
大概十幾分鐘,餃子煮好了,葉芬芬出去叫母親。
“你在這兒看著火,我去喂你爹。鍋開了跟我說一聲。”
葉芬芬認命的坐下,拿柴火燒火。
昨天沒有天然氣,用電磁爐蒸包子,包子蒸出來有一點沒熟的感覺,于是今天母親把家里的鐵爐子和大蒸鍋搬出來,準備燒火蒸豆包兒。
前幾天一直下雪,墻根兒母親收集的柴火被化掉的雪浸濕了,只能一邊烘干一邊燒火。
葉芬芬把柴火架好,下面的柴火燃燒出橘色的火苗,上面的柴火先烘烤出白煙,等差不多烘干才能燃燒起來。葉芬芬不停的翻動下面的柴火,保證下面的柴火能充分燃燒,還不停的往上面架柴火,省的下面都燒完了,沒有干柴火可用。
沒一會兒,蒸鍋冒出白煙,鍋里水開了。
“娘?這會兒蒸不蒸?水開了。”
“先等會兒,我先包幾個豆包試試看能不能蒸熟。”
葉芬芬回到爐子旁坐下,一邊放柴火烘干,一邊等母親端豆包兒出來。
等水蒸氣冒的更多的時候,母親端著5個豆包兒出來了。
“先把上面這層掀開,試試這個鍋行不行。”
葉芬芬掀開上面那層,母親把五個豆包兒放進去。
“看看時間,等鍋開了,蒸半個鐘頭就行。”
“嗯,我一會兒給弄上鬧鐘。”
母親拿著盤子進去,葉芬芬繼續在門口燒火。
等了一會兒,葉芬芬覺得無聊,進屋拿出前幾天買的榛子和小鐵錘,一邊敲榛子一邊吃一邊燒火。手機放到一邊播放著葉芬芬最近在追的綜藝。
“你在這兒吃榛子?”
葉芬芬扭頭,原來是葉浩起來了。
“我在這兒燒火吧。”
“不用,家里太冷,我在這兒還能烤火。”
葉芬芬還以為弟弟是讓她歇會兒。
“你去家里跟咱娘一塊兒揉面。”
原來如此。
“我等會兒去。”
家里太冷,葉芬芬不想離開火邊。
“我先去買盒煙。”
葉浩說著往過道外走。
“你出門不帶口罩?”
葉芬芬喊葉浩,讓他特殊時期注意一下。
“不用,5分鐘就回來了。”
葉芬芬扭頭接著砸自己的榛子,邊砸邊吃。
“咱村兒就沒有賣好煙的。”
沒一會兒葉浩拿著一盒煙回來,拿過一個小樹枝,伸進火爐里點燃,再拿出來點煙。
“咱村兒賣的煙都是老頭兒抽的,都不賣個好煙。”
“你手里這盒煙多少錢?”
“20。”
20塊錢還不是好煙?葉芬芬有點不理解葉浩的消費觀了。
“那你在這兒燒火吧,我進屋了。”
葉芬芬讓位。
“榛子你吃嗎?”
“不吃,你拿走吧。”
葉芬芬拿起一袋榛子,就往家里走了。
“去坐點熱水,洗洗手。”
“知道了。”
葉芬芬先拿出自己的小太陽,放到案板對面,插上電,才去坐水洗手。
電磁爐還是這么慢,等葉芬芬洗完手,進屋,第一時間就打開小太陽,邊取暖邊和面。
“這幸好還有電,要是又沒氣兒又沒電,這么冷的天就別過了。”
葉芬芬吐槽。
家里真的太冷,感覺比院子里還冷。
“今年豆包兒蒸的不多,就三斤紅豆,一斤糖,少蒸點兒。一會兒你活好面了,弄五個大劑子,幾個小的,弄兩個刺猬兩個小蛇。”
豆包兒上的花兒每年都是葉芬芬做的,還有刺猬和小蛇,都是葉芬芬的活兒。
“知道了。”
葉芬芬繼續和面。
“到時間了。”
葉芬芬通知母親。第一鍋能出鍋了。
“嗯,我去看看蒸熟了沒有。”
母親出去,葉芬芬自己在屋里和面,雖然面很冷,但是用小太陽烤著手,還不是特別難受。
葉芬芬反復和面,過了差不多十來分鐘,感覺面活的差不多了,開始揪劑子。
一會兒,母親端著蒸好的豆包兒進來。
“先吃豆包兒吧,吃了再和面。”
從早上到現在,葉芬芬都沒吃過東西,接過一個豆包兒就開始大口吃起來。
“這個鍋能蒸熟,就是剛才著急,沒有醒面。這回醒面了面兒上就蒸的光滑了。”
母親很滿意。
葉芬芬咬一口豆包,幾口都沒有看到餡兒,看來母親果然是實驗用的,都沒咋的包餡兒。
三兩口吃完一個豆包兒,葉芬芬重新開始和面。
母親拿起剛才揪的劑子揉起來。
“你這面和好了?”
“嗯。”
“感覺不太光。給我吧,我再和一會兒。”
葉芬芬放下面,坐下,準備和小劑子。
等葉芬芬把劑子和光滑,母親的面也和好了。
“包的不多,你先弄花兒和刺猬吧。”
葉芬芬拿起小面團,揉光滑,搟開成薄薄的面片兒,再去拿剪刀,剪出三種形狀的花瓣兒,五片柳葉兒型的花瓣兒上面點上葉脈的形狀,圓形的花瓣放到大豆包上擺出花的形狀,尖圓的形狀,也是剪出五片,擺放好,中間用棗摁住,造型成功。
剩下的面片兒用剪刀剪成長條,再搓成圓條兒,擺放到豆包上,也做成花的形狀。
三個花瓣兒型的造型,兩個長條造型,五個貢包大功告成。
搟出兩個小底座,揉出兩個一頭粗一頭細的條,今年的小蛇是短胖的風格。把面條擺成尖頭在下圓頭在上的蛇形,捏出嘴,放到一邊,繼續做刺猬。
兩大兩小四團面搟開,葉芬芬準備做四個小刺猬。把面捏開,放上紅豆餡兒,葉芬芬用捏包子的手法封口,把口朝下,光滑的一面沖上,團成橢圓形。再在一邊的三分之一處捏出“脖子”,在小頭兒那邊捏出嘴,剩下的三分之二的身子用剪刀剪出三四排刺兒,刺猬形狀就大致出來了。
“娘?咱家還有綠豆沒有?”
葉芬芬問。
“你找找,估計沒有。”
沒有綠豆,葉芬芬的小蛇和小刺猬就沒有眼睛,葉芬芬只好拿出紅棗,剪出紅色的圓形,當做刺猬和小蛇的眼睛。
“好了,大功告成!”
葉芬芬不到半個小時就完成自己的任務。出門去燒火的地方一看,火苗有點小了。
“娘?弄好了,面也醒半個多小時了,能上鍋蒸了吧?”
“嗯,應該可以了,我先去把火燒起來,等會兒就上鍋。”
葉芬芬把正在醒的豆包放上篦子,準備一會兒端出去放鍋里。
“端出來吧。”
母親進屋跟葉芬芬一塊兒把豆包端出去。
今年蒸的不多,大蒸籠一鍋就能全蒸出來。
“我燒火吧。”
放好豆包,葉芬芬自告奮勇。
“不用,你不知道火候,我在這兒燒吧。”
今年就蒸這一鍋豆包,母親親自盯著。
“行,那我進屋了。”
葉芬芬進到屋里烤自己的小太陽。
“鍋開了,你記得看時間。”
“嗯,看好了。”
葉芬芬在屋里回答。
等到4點零7分,30分鐘到了。
“時間到了。”
“你去家里拿兩個毛巾,進院子里開蓋。”
葉芬芬進院里拿起兩條毛巾,跟母親一人一邊端起蒸籠,進院子。
“你大爺歲數越大越奸了,咱家在外邊正蒸饅頭,他非要在火邊兒燒海綿,又嗆又熏的慌,在外面掀蓋子,豆包兒都能給熏出來味兒了。”
母親很少生氣,卻總對后面的鄰居大爺大娘有意見,不滿鄰居大爺的做法。
“你別理他不行了?”
自己做自己的,他愿意燒海綿燒吧。
“歲數越大越沒理了,前兩天掃雪,眼看著我在掃他都不出手,這個路掃好了他不走?”
葉芬芬沒有再吭聲。
掀開蓋子,豆包蒸的白白胖胖。
“看蒸的多白!”
母親很滿意。
“就是有點醒的時間長了,都腫了感覺。半圓都快成圓形了。”
“嗯,放的有點近了,都粘住了。”
“放的遠盛不下,就這樣就行,挺好看的。”
葉芬芬很滿意。雖然跟市場買的一個個溜光水滑的貢包比顏值不太好,但是自己家蒸的飽滿白胖,也挺好的,一看就是親手蒸的,不是外邊買的。
母親手粘涼水,開始起饅頭。
放滿一個篦子。
“先放院子里跑跑蒸汽。”
“嗯。”
“你先吃一個吧,這會兒正軟乎。”
“嗯。”
葉芬芬拿起一個不放棗的豆包,一口咬下去就見到紅豆餡兒,這鍋好,皮薄餡多。
“葉浩!剛出鍋的,過來拿一個吃吧!”
母親喊弟弟出來拿豆包吃。
“我不吃。”
葉浩現在吹著小太陽,正在烤腿和腳,凍了一整天,葉浩現在不想動。
“那我一會兒給你爹煮掛面,你吃點吧。”
“嗯,我的面條弄稀點兒,想喝點熱湯。”
“行。”
眼看5點多了,天快黑了。
“還有點韭菜,明天再蒸點包子,今天就先這樣。”
往年用鄰居的蒸籠,家里總是會蒸到半夜,今年用自家的蒸籠和爐子,母親不準備摸黑蒸,明天再弄。
“行。”
葉芬芬也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