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南認真地聽著,畢忠繼續說,“打造工作品牌的第二步是內容為王樹品牌。無論哪個工作品牌,最后能夠得到大家認可的必然是它的內容,也就是說它能實實在在提供怎樣的服務,它的服務當中拳頭產品是什么。比如說越州市的從花區,它的經濟總量是最少的,但是它突出打造了鄉村振興的工作品牌,得到了上級領導和各級媒體的青睞,你去從花區的特色小鎮,會看到鄉村出現了實實在在的特色產業,比如南坪村的荔枝定制、民宿和餐飲等,這些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同時鄉村的環境整治也做得非常好,到那里你會感嘆像是到了一個大公園一樣。這就為從花區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的示范區奠定了基礎。另外品牌樹起來后,要充分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個品牌。有些地方片面認為,我只要把工作做好了,沒必要去宣傳,如果老是宣傳別人會認為我在搞形式主義。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一個地方要多宣傳,就好像是一場足球比賽,多宣傳就像是多進了幾個球,等到后來被對方攻入一兩個球的時候,我還是領先并且在最后能勝出的。有些地方很少宣傳,等于是比賽沒有進球或者進球很少,一旦有負面輿情出現,那么就好像是在比賽中丟掉幾個球最后敗北”。
畢忠把在越州市從花區調研的具體場景作了繪聲繪色的描述,李曉南聽了后頻頻點頭,李曉南心想,“從花區的特色小鎮自己去看過,南坪小鎮確實是建得好。看來省交通廳的黨建項目還是要圍繞南粵省高速公路建設規模在全國排在前列這里做文章,對了就從規模最大管理最嚴,黨建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去確定品牌”。
畢忠看了一下教室里的掛鐘,不知不覺他已經講了20分鐘,還有10分鐘,于是他說道,“打造工作品牌能否成功,最后還要有人才,也就是說人才支撐托品牌。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我們一是要尋找外部的合作人才團隊。而是要注意內部的人才培養。通過人才團隊的頭腦風暴,我們在初始階段就能找到很好的切入點,在工作品牌的內容提供方面也能夠求新求變,避免落入俗套。這些都需要集思廣益,集中各類人才的智慧。希望各位同學在日常工作當中能打造更多更好的工作品牌,為南粵省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我今天就講到這里,有說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畢忠說完又鞠了一個躬,同學們紛紛鼓掌,為畢忠的精彩發言點贊。
李曉南說,“剛才班長作了一個很好的發言,我最近在思考如何草擬省交通廳的黨建方案,班長的發言很好地啟發了我,我相信同學們今后在打造本單位的工作品牌時,如果能借鑒班長的做法和經驗,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提議大家對班長的精彩發言,再次用熱烈的掌聲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