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仰頭望著亭角懸著的風鈴,琉璃材質的十二面鈴鐺正隨著山風輕晃,每一面都刻著不同的星官圖,搖響時竟能聽見銀河倒轉的細響——這是截教獨有的周天星斗鈴,每一聲都在梳理天地靈氣。指尖無意識摩挲著石欄上的云雷紋,涼沁沁的觸感順著掌心爬向手臂,忽然想起爺爺教我畫符時說過的話:“真正的仙府,一草一木皆是道韻。”此刻腳邊的蒲公英正飄起金色絨毛,落地時竟化作袖珍版的玉虛宮,轉瞬又消散成點點熒光。
菩提祖師的鶴氅拂過石案,衣擺掃過之處,竹簡上未干的墨跡突然活了過來,化作一條墨龍繞著他的銀發盤旋,龍目中倒映著我緊繃的肩膀——原來他早在說話時便布下了測心術。他轉身時,銀發間的星子簌簌而落,在青石板上拼出“劫”字卦象,須眉被陽光鍍成白金,唇角那抹若有若無的笑,像極了那年在麒麟崖送別燃燈師伯時的神情。
“雖然我目前沒有昊天的行蹤,但是他躲在我爺爺的身體里——”話未說完,石桌上的茶盞突然“當啷”傾斜,琥珀色的茶湯在桌面蜿蜒成鎖鏈形狀,正是前世困住我的九幽冥火鏈。我喉間一緊,看見菩提祖師指尖在袖中掐出離火訣,分明是聽見“爺爺”二字時的應激反應。
“你爺爺是誰?”他的聲音陡然沉了三分,墨龍的龍爪在虛空中抓出三道焦痕,卻在觸及我衣擺時化作青煙。那雙能看透輪回的眼睛此刻瞇成兩道細縫,像在透過我看向更遙遠的時空——元始天尊下界渡劫,這事連玉虛宮都極少人知,他定是想起了萬年前封神臺上,師兄那道斬向截教的誅仙劍。
“我爺爺南宮羽,是元始天尊下界渡劫。”話音落下的瞬間,亭外忽然刮起怪風,十二面星斗鈴齊鳴如戰鼓,風鈴下方的草坪竟浮現出元始天尊的法相虛影,手持玉如意指向北方——那是當年封神大戰時,闡教大軍壓境的方向。我看見菩提祖師的瞳孔驟縮,藏在袖口的手背上,當年被誅仙劍劃傷的舊疤正隱隱發燙,他唇角的笑徹底凝住,只剩下指腹反復摩挲著腰間的魚鼓——那是截教弟子人人熟悉的緊張動作。
“難怪昊天要選擇你爺爺。”他忽然轉身望向溪水,水中倒映的面容竟比方才蒼老三分,白發間多了幾根銀絲。我盯著他背影,發現鶴氅上的山海經異獸不知何時全變成了鎖龍井圖案,燭龍的眼睛正死死盯著水中自己的倒影——原來他早算出昊天會盯上渡劫中的元始,卻終究沒攔住那道黑云入體。
當提到太上老君出山時,菩提祖師的魚鼓“咚”地撞在石欄上,驚飛了停在他肩頭的靈雀。他猛然回頭,眼中倒映著我胸前晃動的玉佩——那是燃燈師伯給的定風珠,此刻正發出微光,映得他須眉皆成金色,像極了當年在紫霄宮聽道時,被鴻鈞老祖賜寶的模樣。“師兄答應出山了?”聲音里帶著連他自己都未察覺的顫抖,石桌上的墨龍突然碎成齏粉,簌簌落在他方才寫下的“劫”字上,恰好補上了最后一勾。
我望著他反復捋須的動作,發現他拇指根部有塊淡紅胎記,形如斷刃——這是截教弟子在封神戰后特有的印記,凡被闡教法寶所傷者,都會留下這樣的道疤。此刻那胎記正在發燙,映得他指尖發紅,仿佛當年誅仙陣的余威仍在。
“還請祖師出手幫助緝拿昊天。”我突然跪下,膝蓋撞在青石板上發出悶響,驚得溪中錦鯉甩尾躍出水面。抬頭時,正看見菩提祖師袍角的星子紛紛墜落,在我眼前拼出“難”字,他望向我的目光里,有愧疚,有掙扎,更有被天道規則鎖住的無奈——就像萬年前,他只能看著截教弟子魂歸封神臺。
“我乃方外人士……”他的聲音輕得像一片落葉,鶴氅突然無風自動,露出內襯上密密麻麻的咒文——那是鴻鈞老祖親自下的禁言咒,每道符都在阻止他說出關于昊天的真相。我看見他轉身時,袖口滑落一片銀杏葉,葉面上竟用朱砂寫著“玲瓏塔缺角處”,剛要細看,葉子便化作光點鉆進我掌心。
當問到昊天身世,菩提祖師忽然蒼老十歲,背影像被抽去脊梁,靠在石欄上時,腰間魚鼓發出破碎的悶響。他望著水中自己的倒影,指尖緩緩撫過眉骨,那里有道幾乎看不見的豎紋——傳說這是當年與昊天同掌天道時,被業力所傷的痕跡。“是我對不起他……”聲音浸著萬年霜雪,石桌上突然凝出三滴露珠,每滴都映著不同場景:紫霄宮分寶巖上,昊天接過斬仙飛刀;封神臺畔,他望著截教弟子魂飛魄散;還有某個雨夜,他獨自坐在這亭中,用魚鼓敲出《離魂引》的調子。
我盯著他顫抖的指尖,忽然明白為何截教弟子總說“祖師爺的魚鼓,半闕封神半闕悔”。此刻陽光穿過他發間星子,在地面投下斑駁光影,像極了破碎的天道棋盤——而我們,都是棋盤上逃不脫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