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樣你都要去一趟長安是嗎?”
“對?!?p> “我也一起去。”
“那云兒怎么辦?”
“云兒就由娘親照顧吧,我也可順道去替陵哥哥掃墓?!?p> “可是......”
他的手乖巧的落在云兒粉嫩的臉頰上,點點月色余輝在上面跳著優美的舞蹈,酣酣的呼吸聲,無不在詮釋著此刻的香甜與寧靜,連窗外的風也隨之沉醉了,不時和風鈴一起演奏出動人的旋律......襁褓里那紅臉蛋,瞧著都想親口,睡時咂嘴的俏樣,好生討人喜歡!可是才出生不到半年的她卻要離開爹娘一段時間,終歸讓人難以接受。
“別扭扭捏捏了,快去快回吧,云兒,娘和你爹要去長安了,長安這個地方你以后不許去,娘也不會在你面前提起,這是個傷心地......”
“哇哇!”
“天哪,云兒醒了,這可怎么辦。”
“夫人留下吧,我很快回來?!?p> “云兒,這些天你就睡在奶奶那邊了,我現在帶你去找奶奶玩,奶奶會給你看好多好多各種各樣的東西,你如果乖乖的,娘就早點回來,要是你不乖,娘和你爹就不沒那么快回來了?!?p> “哇哇?!?p> “真乖,娘一定早點回來?!?p> 一男一女趁夜離開,像是在逃命似的,或許我并沒有我想象的那般堅強,好在,還可以依靠在另一個肩膀上,鈴鐺疾馳在大漠上,灑下不少美麗晶瑩的珍珠。
......
“怎么樣?”
“這里人多,和我來,小二,二樓來兩碗面。”
“好嘞?!?p> 面店里較之外頭人少了不少,二樓的人更是寥寥無幾,人們大都在外頭熙熙攘攘,買賣各自的商品。自太平已為將軍定那刻起,長安便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和平年代,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頭,人們生活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不斷改善。
我們要了間包間,很自然地走了上去,邁步走在階梯上,我不禁感慨命運之迤邐,“居然又是這家面店?!?p> “嗯,記得我們第一次相遇就是在這家面店,那時候你還是別人眼中的一個小乞丐,不過在我眼中,你一如你最美的模樣,那時我便想著我的妻一定要是你?!?p> “年少輕狂,扮作乞丐模樣,還不是怕被爹娘抓回去而換的裝扮,要早知道有你一路護著,我哪用如此呢?不過現在回想起來倒也不失為一場美夢?!?p> “是場美夢,只要成真,萬幸,舉頭三尺的神明還是讓我如愿以償了?!?p> “祝你如愿,快些吃吧,哎,果然人要靠著衣裝,這次穿的這般隨便,連面得分量都少了那么多。”
“是嗎,我的面分量還是很足的,你看這碗,又大又圓,這面條,又長又寬?!?p> “快分我一半!”
“慢些吃,據我所知,目前只有趙充國老將軍居安思危,而其他大臣竟連一個站在老將軍那邊的人都沒有?!?p> “你打算怎么做?”
“先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人們是聰明的,還是愚昧的?”
“自然是聰明的,不然怎么有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誰能極之?馮翼惟像,何以識之?人總是不斷地思考著,自然是聰明的。”
“屈原亦曾說過滿朝皆醉不容醒,眾濁如何擬獨清,最后他終究還是受不了人們的愚昧投江自刎了。”
“我們學的孔孟之道定是人們的智慧結晶,互敬互信,仁而有序,微言大義,重義輕利,沒有人們的智慧,何由來我們不斷學習的知識呢,仁,恕,誠,孝,這些無一不是人們聰明的體現?!?p>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人們便不斷進行知識的探索,諸子百家爭鳴,眾多學派分立,人們甚至為了宣揚自己的主張出使各國,無論誰,都希望自己的思想能得到大家的認可,人們從來沒有自己的思想,只是隨著波逐著流。自始皇統一六國后,下令焚書坑儒,究其原因,想來是法家更有利于其統治,武帝以來,采用董仲舒意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亦是為了更好地統治國家,而非孔孟之道真如其所言那般完美無暇?!?p> “依你之見,人們既然是愚昧的,那么為何還會有王朝更迭,江山易主呢?”
“因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涉為何能掀起覆秦之旗?高祖又為何能成帝王之作,因為百姓!百姓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p> “所以你打算以輿論導向助力老將軍,使得朝廷不能像現在一樣滿不在乎,必須及時做出點反應來,到時若真有戰爭,不至于反應不過來?!?p> “這是其一,其二,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待會兒我打算面見老將軍,探討破敵之策?!?p> “不可!趙充國將軍是陵哥哥留給劉洵的治國重臣,一向嚴苛認真,忠心無二,你作為朝廷通緝的犯人,他若知道你露面了,你還能獨善其身嗎?這全然無異于自投羅網啊,我不許你去。”
他輕輕笑了笑,風華無二,你可知春花秋月,是詩人們歌頌的情景,可是我對于它,卻感到十分平凡。只有你嵌著梨渦的笑容,才是我眼中最美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