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從前有戶人家,老來得女,生得粉雕玉琢,十分召人喜愛,因此十分得寶貝,便取名叫瓊花。
瓊花打小就比其他小孩看起來更機靈,也更加懂事,周圍的鄉鄰們都十分地喜歡她。
瓊花從開始說話記事起就已經能到處跑了。她父母由于非常喜歡她,走到哪都要把她帶在身邊。因此瓊花雖小小年紀卻已經能把村子里的人都記住了。
瓊花的父母頗有些田產,又善于經營和管理,慢慢攢下了不少的家業和財產。她的父親常帶著她去各處收租,因此瓊花小小年紀便跟著她父親學會了算各種賬。而她的母親則是家里家外的一把好手,洗衣,做飯,織布,縫紉,養雞,養牛,樣樣都行。瓊花跟著父親從外面收賬回來就跟著母親學做各種家務。結果,瓊花小小年紀就成了一位理家的小能手,會洗衣,會做飯,會織布,會縫紉,還會養雞養牛。有小瓊花跟在身邊轉悠,瓊花的父母省心很多。
從瓊花第一次跟著父母去集市,知道了集市的作用后,她便整天琢磨著怎么把值錢的東西拿到集市上去售賣后變成銀兩。家里的東西是不能隨便拿到集市上去賣的,因為每一樣東西父母都有一定的用處。她甚至不能隨便拿幾枚雞蛋去集市上買,因為每一樣東西父母都有計劃和安排。
瓊花家的后面是一座大山,山上常年開滿了各種各樣的鮮花,樹上有各種野果,山坡上長著各種不同的野菜和不同的藥材,還有各種不同的蘑菇。瓊花時常會跟著母親背著小竹蔞來山上拔野菜,找藥材,采蘑菇,有時還能找到野雞蛋等。這些東西瓊花的母親一般采集到后都會做成美食端上桌子,一家人坐在桌前,一起慢慢品嘗,享受著這樣豐盛的美食以及美好的時光。
瓊花現在知道了集市的作用,她要把從山上采摘的這些東西都拿到集市上去換成銅錢和銀兩。她從采集鮮花開始,把采下來的鮮花按顏色和形狀進行不同的搭配,一束花可賣一文錢。但瓊花還很小,去趟集市來回有點遠。于是瓊花把花賣給了天天要去集市的隔壁大媽,她到集市可按一束花兩文錢來賣。瓊花考慮到隔壁吳大媽的成本,她每天只采摘搭配好十束鮮花,這樣隔壁大媽每天只需給她十文錢就行了。至于采摘的其他野果,野菜和藥材她都分類曬成了干果,干菜和干藥材。野雞蛋攢起來做成了咸雞蛋。當她攢了一年的干品,也攢了三兩多銀兩后,她跟隔壁大媽一起去集市上添了十兩她自己攢的父母給的零花錢買了一匹小馬駒。賣家贈送了一副小馬鞍,并教會了她怎樣才能駕馭小馬駒。
有了小馬駒后,瓊花就能每天騎著小馬駒,把各種干品分類裝入布袋里放在小馬駒的背上帶到集市上售賣。瓊花每天搭配二十束鮮花,每束賣兩文。干果提前用白糖和蜂蜜攪拌并密封發酵成干果蜜餞,用她的小手抓一把賣一文,一布袋約有三百把,能賣三百文。對干野菜,她拌上鹽和辣椒面提前封存上,用她的小手抓一把賣一文,一布袋約有三百把,也能賣三百文。至于咸野雞蛋她一年攢了約有三百個,她每次只賣十枚,一枚就賣十文。對于那些干的藥材,她分類曬干后每次拿一種裝入布袋中,用手抓一小把賣十文,一布袋有三百把,能賣三千文。這樣她每次能賣約三千七百四十文錢。賣完之后她就騎著她的小馬駒順著人群回家去了。這樣一個月下來瓊花能賣到一百一十二兩八百文錢。她的咸野雞蛋賣完后賣自家的咸雞蛋,也還是按一枚十文錢賣,不過她會告訴買家這是用家養的做的咸雞蛋。
當干果干野菜賣完之后,瓊花又開始賣新鮮野果和新鮮的野菜。沒有用白糖蜂蜜拌,也沒有用鹽和辣椒面拌,直接用小手抓一把一文錢,每天各賣三百把。藥材干的賣比新鮮的值錢,因此瓊花一直把各類藥材曬干了賣。因為是直接賣給人用的,所以不論種類一律小手一把十文錢。有人會好心提醒她賣的劃不劃算,瓊花便回道:“來買的都是有需要的人,能管用又便宜就好。沒有什么劃不劃算的。”
就這樣小瓊花從三歲開始騎小馬駒去集市賣東西,一直賣到六歲。小瓊花憑自己去集市賣東西就攢下了三千多兩銀子。而父母給的零花錢她攢得就更多了。三年攢了三萬多兩銀子。這些都是小瓊花自己的積蓄了。
在瓊花來集市賣東西的第一天便有個道姑模樣的人走到瓊花跟前送給她一個蒲團并教她如何打坐,如何調整呼吸,說是這樣坐多久都不會感到很累。瓊花學了打坐后果然坐多久都不感到累,然后她就慢慢適應了這種打坐方式。三年堅持下來,瓊花已悄然打通了任督二脈。其間道姑出現了一兩次教她累時如何放松和休息。這樣瓊花在集市的蒲團上不知不覺凝練出了金丹,并隱約間有了金丹化形的趨勢。
這時道姑來到了瓊花家里向她父母說明瓊花已為修行之人,她要帶瓊花去接受正規的修煉。瓊花父母很疼愛瓊花,不忍她去受修行之苦,便一直不肯答應道姑。道姑告訴瓊花她現在的修行狀況,讓她自己說服父母。瓊花了解父母,便勸道姑允許她帶上她父母一塊去修行。道姑本打算給瓊花父母一筆錢,然后再帶瓊花離開這里。這樣倒是省下這筆錢,但帶瓊花父母一起修行還是需要請示一下的。
瓊花不再去集市,但她仍天天到山上采集東西。一天瓊花采集東西時看到兩個胖娃娃在山間追著玩,她便用帶紅線的針別在了兩個娃娃身上。一會兒兩個胖娃娃不知跑哪里去了。瓊花便順著紅線去找,果然找到了兩顆白胖胖的人參。剛才兩個胖娃娃就是這兩棵剛化形的人參變的。瓊花將這兩棵胖人參包好帶回家里。
中午做飯時,瓊花將兩棵人參洗干凈都放到了煮肉湯的鍋里面。一家人吃午飯喝了人參湯后,都覺得一身輕松,很快便升到空中,飛到了仙界。
父母因為沒有修煉過,因此到了這里還要從頭開始學如何打坐呼吸,調整氣息等等,將功夫補起來。而瓊花在化形后的人參湯的加持下從金丹一舉突破元嬰達到了化神的修為。由于兩棵化形的人參湯瓊花吸收的更好更多,因此瓊花的境界突破了煉虛,合體期,直接穩定在了大乘期。這等功力在仙界也不多見,因此瓊花在仙界便被大家稱為了“瓊花仙子”。
由于瓊花的原因,瓊花的父母被允許留在瓊花身邊,在瓊花的仙府中跟著瓊花一起進行修行。瓊花會定期地從仙界獲得一定的修仙資源,她將這些資源留給父母,讓父母在仙府中修行。而她從外形看不過才剛剛六歲,她去仙界任何一個地方因為修行高而并無人阻攔。于是瓊花決便定到處歷練一下,讓父母在仙府中安心地修煉。仙府自帶保護機制,大乘修士的仙府更是保護地周全,幾乎沒有人感違反仙界的規定去仙府找事。因此瓊花可以很放心地離開仙府到處去歷練。瓊花父母有了仙界定期提供的修仙資源很快地將修為提升到化神期是沒有問題的。不過瓊花讓父母不要著急,一步一步慢慢來。瓊花父母便安心在仙府踏實地修煉起來。
瓊花離開仙府后,便去了坊市。仙界提供的修仙資源中有仙石,丹藥和功法,瓊花帶了很少一部分出來,她打算自己去坊市憑本事和努力去掙得修仙資源。比她修為低的看不出她的修為,所以很多人都以為她是個六歲的小仙童。瓊花在坊市從煉丹的學徒開始做起。當她把煉丹,煉器,煉陣都從學徒煉到了大師境界時,她看起來仍然只是一個才剛剛六歲的小仙童。有了技能后,瓊花的修仙資源就開始多了起來。她一方面可以加入煉丹坊,煉器坊,煉陣坊接受它們對大師級別的瓊花的供奉,而瓊花只要用它們提供的資源煉制出一定品級的丹藥,陣器等就行。有了技能和資源傍身,瓊花的歷練就輕松了很多。
她用大師級別的身份發布收集材料的任務,以丹藥,陣器來做為獎勵,再用收集到的材料煉制出更多的高品質的丹藥和陣器去交換她能用的上的其他更好的資源。她經常回仙府看望父母,給他們留下大量的高品質修煉資源。當父母的境界達到化神時,瓊花的境界也穩定在了大乘后期。這時,瓊花的父母也可以在仙界放心的到處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