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花仙子的境界達到大乘后期之后,她是可以考慮開宗立派了。但如果她申請需要繳納的資源會非常巨大。因此瓊花便以她父母的名義申請開宗立派,以化神期的修為所需要提供的資源就大大地少了很多。這樣所能申請的山頭和地盤也就相應的大大減少小了很多。不過對于現在沒有太多資源的瓊花來說地盤大小無關緊要,有地盤就行。畢竟連人數都要從1開始招收,她這會還計較不了這么多。
好在以她的修為和大師的身份她可以發布任務找人來幫她招人。招一百人獎勵多少,招一千人又獎勵多少。獎勵足夠,開宗立派的所有大小事情都可交給別人去幫她來完成。只是認師徒的事情卻替代不了。好在是以她父母的名義開宗立派,所有招進來的都是她父母的弟子。收徒弟的事不必急。宗派師徒的關系確定下來,又有可通過發布任務請人來構建宗門的框架和規章,其他的就交給父母自己去琢磨去吧。不過瓊花還是發布任務我了幾個能干的金丹期,元嬰期修士在宗門里做過渡期的客座長老,協助父母鞏固宗門的構建及發展。
當瓊花的父母培養出了一批自己的弟子,并有人逐漸達到煉氣期,筑基期,金丹期時,開始逐步接管宗門事務,客座長老要么歸宗,要么拿了報酬離開。而這期間宗門發展所需的龐大資源多由瓊花通過對外發布任務來收集完成。當宗門的人數達到十萬人以上時,且宗門發展所需的龐大資源也已積累足夠時,瓊花以自己的名義正式申請開宗立派,并將父母的宗派并入進來,這樣申請的宗派地盤擴大了百倍不止。其他宗派花上千年用幾十代人積累的宗業,瓊花用了幾年就達到了。
不過瓊花將宗門事務交給了父母去打理,畢竟她不管看起來還是實際年齡都還不滿十歲,很多宗門事務實在不方便她這個年齡去參與管理。
宗門由自己宗派的人來管理,很多的資源就不需要通過用對外發布任務的方式去籌集了。內部生產,種植,煉制,或者派人去收集都會成本低很多。資源獲得的方式也更容易,更便捷。這是有宗門的方便和實惠。
因為地盤足夠大,又不缺修煉資源,因此宗門很快發展到了百萬人。這時瓊花也長到了十五六歲的樣子,她的樣貌,心性及歷練已可以開始參與宗門事務的管理了。
瓊花在宗門中是以她父母的女兒即通俗意義上的小師妹小師姐的身份出現的。因為大家都看不出她的修為,所以一般都認為她修為不高。因此她參與宗門事務大家認為理所應當,她不參與宗門事務大家也認為很正常。因此在應對宗門事務時瓊花處理起來很輕松,壓力不大。
不過瓊花對宗門事務不大感興趣,她對修煉上的創新,資源的收集以及心境的鍛煉和提升比較關注。為了讓自己這三方面能不斷有突破,她用重獎鼓勵門中弟子通過比試或鍛煉來強化這三方面的能力。果然百萬弟子中總有出類拔萃的人才,每年宗門的各種大小比試激發了門內的弟子對這三方面的不斷強化的努力。通過對宗門貢獻重獎,加強了弟子的宗門意識。而每年這三方面的比試及宗門貢獻比試中的前三名都可直接全部被她收為弟子。這些弟子則能享受到宗門的更多資源和扶持。因此宗門的百萬弟子對這幾種比試尤為上心。
當收了一百多位弟子時,她在門下設了三個學院,分別為創新學院,資源學院和心境學院,每屆學院的長老由宗門貢獻突出者擔當。在這三大學院的不斷努力下,瓊花的提升也獲得了很大的助力。二十五歲便突破了真仙境,三十歲突破金仙境,三十六歲突破大羅境,四十歲便達到了道祖境。只是每一境界的突破都沒有任何渡劫的跡象。直到達到道祖境瓊花才明白,原來當年那兩棵人參雖剛化形,但體質本身雜質極少,且心境純凈無礙,因此在食用之后使她每次突破都因沒有雜質及雜念的干擾而非常順暢。
因此即便到了道祖境,外界對瓊花的感知仍不明顯,會覺得她是修為不高所以看起來沒什么修為。
瓊花的父母對瓊花仍然像當年在村子里一樣慣著。她和父母回到村子時,那匹小馬駒已長成了大馬,村子里的許多人家還過著和之前差不多的生活。三十多年人們除了年齡增加似乎并沒有改變太多。瓊花喂了那匹大馬一顆靈丹,然后找出了當年道姑送她的蒲團又坐到了集市里面。果然當年的那位道姑又出現了,她不是很確定地看著已經四十歲的瓊花。道姑保養的很好,變化不大,只是手上多了一個拂塵。瓊花收起了蒲團,然后送給了道姑一柄新的拂塵。道姑接過佛塵仔細地觀望,心中覺得似乎充滿不竭地力量。正要抬頭道謝時,發現瓊花牽著那匹大馬已轉身離開集市,一會兒就完全混入了人群之中。
瓊花和父母將蒲團和大馬送給了隔壁大媽,以感謝當年隔壁大媽對她的幫助和支持。然后又給村子里捐了百萬銀兩和萬兩黃金,然后一起離開了村子。
回到仙界的宗門里,父母每天仍然要處理各種宗門的事務,瓊花則一副萬事不管閑的樣子。在父母的催促下竟然像世俗般找了個宗門相當的親事成婚,過起了與其他人一樣的生活。
對方也是仙界的修仙世家,宗門內有數百萬弟子。倆人婚后都是萬事不管閑的樣子,過起了很悠閑自在的神仙生活。
瓊花的仙府已空了很多年,倆口子有時會去她的仙府小住上一陣子。這些年仙界的供奉一直沒停,會通過專門的通道把修仙資源送入仙府里。因此當瓊花倆口子回到仙府時,里面堆滿了各種修仙資源。雖然現在看來也不多,但也足以養得起一個小型宗門了。
知道這里的人很少,因此這里十分清靜。收拾出來住一陣子還是很愜意的。
瓊花的仙侶也拿出了自己的資源與瓊花一起把仙府重新拾掇了一番。整個仙府看起來煥然一新,更舒適也更精致。
住了一陣子后,倆人便開始了在仙界的游歷。去人少的地方找資源,去人多的地方湊熱鬧。人心種種地糾纏,利益1/百般地算謀。無非是力所不能的糾纏,又必是心比天高的謀算。種種糾纏無非借力,千般算謀總是貪婪。沒有不借力的糾纏,沒有不貪婪的謀算。哪有糾纏還清醒的,貪婪之中哪有道理?牽引貪婪的多是本能,人就是在這種本能中轉悠,還歡欣雀躍,樂此不疲。所以貪婪之人看到的只是想要的,這時弱點被濾鏡無視了。好糾纏的總覺得自己就差一點,還差一點。貪婪和糾纏成了智慧之外的區域。
能被牽引的都是因為缺少了智慧的濾鏡。執著一念常是貪婪的疊加。不被牽引的是因為心無掛礙,不被執念的是因為不曾貪執。心不鬧才是靜,能靜的多是不貪,不貪則無求,無求才心靜。枉念枉為多不清靜。只有心不貪執了才能得清靜。
唯“心”不貪執方才能“身”無所礙。
瓊花和仙侶轉了一大圈回到宗門,父母還是老樣子的詢問一遍,然后她這個宗門弟子眼中的“小師妹”“小師姐”和姑爺一起繼續可管可不管的在宗門過著悠閑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