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茉過了一個平平淡淡的及笄禮,縱然京城王侯將相、高官富商均來隨禮贈言,都不及遠(yuǎn)在千里之外缺席了的那一位。
“北雁南歸,銜贈紅豆;南鯉北游,腹藏信箋。月滿人間,一如相思;遙隔萬里,一如你我。”
藏在枕頭下的信紙早已被磨出了細(xì)毛,可以想象眼前人是何等頻繁地反復(fù)撫摸、思量。
二表哥文采斐然,向來讓蘇茉佩服不已。看過表哥那么多的畫作,聽過表哥那么多的琴曲,讀過表哥那么多的詩,但唯有這一首詩最得心。
這首詩被宋煜隨意地夾在了上次來信的一個毫不起眼的地方,天知道大才子宋煜用了整整一天一夜才寫完,反復(fù)揣摩修改,生怕不能完整地表情達(dá)意。
春回大地,繁花簇錦,一派興興向榮的氣象,整個京城都染上了春意,歌舞升平,好不熱鬧。
相較馬道上東奔西躲、狼狽至極的冬柏,簡直一個天上人間,一個紅蓮地獄。
萬安寺是京城最有名的寺廟,這與當(dāng)今皇上的祖先有不解之緣。據(jù)說李家不知道多少輩了的祖先曾被刺客追殺至此,絕望之際,幸得寺內(nèi)高僧庇佑,一路送到皇宮,才免了這場禍患。
當(dāng)然先先先先皇為何出宮,無人可知,有說是微服私訪的,有說是暗探美人的,也有說是一時貪玩的,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說法是饞小西施豆腐了,為此不惜以身犯險。
不管祖先皇帝為何出宮,總之,萬安寺成為了大宋的吉祥之地,在一眾寺廟中屹立不倒,始終拔得頭籌。
每年春天便是訪寺求佛的絕好時機,久未出門的蘇茉便隨了蘇嬋禮佛問平安。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蘇茉想:此情此景真真是應(yīng)了此詩。
由于娘親去世的早,家中無女性長輩張羅拜寺,蘇茉這才是第一次來早有耳聞的萬安寺。
蘇嬋倒是年年都來,以前都是隨大夫人一起。
不過今年大夫人帶著蘇媚陪蘇嫵禮佛,庶出的蘇嬋自知身份不夠,也不想討個沒趣,便主動提出自己獨自前往,想著蘇茉時常憂慮王爺平安,便也早早往蘇府捎了口信。
不同于山下一片喧囂繁華,山中古剎雖也絡(luò)繹不絕、來往不輟,卻全然一副靜謐清淡的樣貌。
傳聞中救了先祖的高僧其實只是一個“樣貌平平、武功平平、智慧平平”的掃地僧,不知怎的后人口中變成了“氣質(zhì)翩翩,武功絕世,聰明絕頂?shù)牡玫栏呱薄?p> 帶領(lǐng)蘇茉二人往里走的小僧人抓抓后腦勺,似是不解。
小僧人也很苦惱,世人對萬安寺給予了太厚重的期望,甚至上個月有施主入廟說“近來被仇家追殺,若非萬安寺高僧不能庇護周全”,最后死皮賴臉地求見武功不凡的高僧。
傳聞總是愈發(fā)失真、夸張,有一個版本中是這樣流傳的:萬安寺非同尋常,據(jù)說寺中有非同一般的武功秘籍,凡是寺中子弟,資質(zhì)上等者可以秘密修煉這本武功秘籍。
這也是當(dāng)年的無名高僧能夠安全護送先祖入宮的原因。
這則傳聞看似荒誕不禁,卻不乏人深以為信。
蘇茉想:后人附會的力量著實可怕。
蘇嬋求了父母康健、家人平安;蘇茉求了父兄遂愿,表哥無恙。
兩人在寺廟中逛了一圈,閑聊了一番家長里短,便準(zhǔn)備下山歸家。
萬安寺多年的香火果然不負(fù)眾望,下山的路雖長又陡,但不崎嶇不泥濘,不比在城中平地難走多少,顯然是花了大價錢的。
蘇茉和蘇嬋同乘一轎,更是方便訴姐妹情長。
這廂蘇茉被蘇嬋的打趣逗得面紅耳赤,只掄起纖纖秀手便要打過去,轎子突然抖了一下。轎中兩位主子、兩位丫鬟便倒成了一團。
不及蘇茉指派梅雪詢問外間發(fā)生了何事,便聽轎夫怒聲大罵“哪兒來的混賬東西?是不是找死?沖撞了主子你拿什么來賠?”
噼里啪啦像倒豆子一樣的三連問像三記大耳刮子,直呼呼將冬柏拍了個烏青烏青。
不過,冬柏眼下再無心思埋怨這點遭遇,只對著轎中大喊:“表小姐、表小姐,是我呀,冬柏呀。”
蘇茉不顧發(fā)跡凌亂,探出腦袋。
“冬柏!”
冬柏看到蘇茉的那一刻就很如釋重負(fù)地倒下了,不巧,倒下的地方正好是整條道上唯一的一塊石頭。
寺中小和尚原是想把它清理掉的,奈何這塊石頭扎根太深,只好作罷。這一作罷,可苦了連日奔波的冬柏。
蘇茉命轎夫幫忙抬起冬柏,絲毫不敢耽擱地下山去了。
到了山腳,蘇茉和蘇嬋分別換上自家馬車歸去。
“爹,怎么回事?聽說王爺?shù)男P傷橫累累的回京了?”
蘇彥今兒值日,早早便去了衙門點卯,日暮時分才歸來。在門口便看到蘇志派來等候兒子的小廝。
小廝邊走邊將白日的事說了個詳細(xì),蘇彥弄清來龍去脈后拋下小廝便朝冬柏所在客房奔來。
“還請表少爺和老爺為我家王爺做主。”冬柏恰巧剛剛醒來,蘇志和蘇茉還未來得及問什么,蘇彥就來了。
“怎么回事?你家王爺怎么了?”蘇志看了蘇茉一眼,果然,女兒眉頭皺得能夾死一只蒼蠅。
“王爺他在戰(zhàn)場上失蹤了。”
“什么?怎么可能?李將軍回朝的信不是說‘戰(zhàn)事雖艱辛,但是目前一切無恙嗎?’”蘇彥憤怒了。
“哪里安然無恙,這群蠻子,就知道戰(zhàn)局和個人功績,絲毫不管我家王爺死活。”
原來初到東裕邊境時,由于遠(yuǎn)道而來多有疲憊,又由于不知敵人秉性,李家軍節(jié)節(jié)敗退。李家軍向來是鎮(zhèn)守北疆的,絲毫不夸張地說:李家軍在北疆戰(zhàn)無敵手。
而如今被皇上一紙調(diào)令調(diào)去了東境,顯得處處不如意。李家軍中有士兵扛不住了,就將怒氣撒在了煜王爺身上。
為了振奮士氣、平息眾怒,一直被安置在營帳中的宋煜被迫領(lǐng)兵征戰(zhàn)。
雖然李將軍一直強調(diào)會派人保護他,而他只要待在大軍前激勵士氣就好。宋煜還是感知到了死亡的氣息,因此他在開戰(zhàn)前就放走了冬柏。
冬柏原本不愿走的。
“冬柏,如果我能安然回來,那東境各處一定會有消息,到時候你來找我就是。”
“如果沒有傳出我平安歸來的消息,那我可能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那你就去京中找茉兒,茉兒看在我的面子上,一定會收留你的,你幫我照顧好她。你知道,我心中掛念的,就只有她了。”
冬柏知道自己留下來也幫不上什么忙,倒不如直接回京城搬救兵。

司hades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出自唐代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禪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