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何桉跟父母聊的學校里的事兒也不多,實在是每天幾乎都一樣,沒有什么特別的事發生,也沒什么值得好說的。
不過,說起來,何桉在那年遇到了一個和她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女孩子。她叫莎莎,雖說兩人年紀一樣,但莎莎比她高很多,何桉當時只有一米五幾,莎莎卻已經快一米七了,而且她特別瘦,她是練體育的,田徑運動員。
說來也是巧了,她兩熟起來也挺莫名其妙的。
那天是她兩的生日,何桉只跟周婉婉和更喜說了這事兒,但莎莎當時在班上發糖,這才讓何桉知道了她兩同一天生日。何桉覺得自己和她有緣分,于是買了一條手鏈送給了莎莎,兩人就這樣認識了。莎莎知道后,由于沒準備禮物,便直接把何桉帶到了樓下小賣部,給她買了一些零食,之后兩人的關系也還算好。
但是,距離是真的會讓人與人變陌生的吧。
再之后,莎莎被老師排去了最后一排坐,何桉留在前排,兩人便慢慢沒了交流,雖說下課見到還是會打聲招呼,但確實沒有何桉和周婉婉那么親密。
人和人不就是這樣嗎,遇上了停一下,打個招呼之后各自又向前走,不必同路不需結伴。
初三的最后一個月真的過得非常快,何桉終于在楊堯的幫助下把化學提了上去,兩人的關系也愈深。
還有李離,在何桉的每日督促下,基本沒門都能及格的樣子,但他的英語真的是太差了,只能看到時候運氣好不好,大多數選擇題能不能蒙出來幾個,雖說何桉也替他著急,但這是硬性條件問題沒辦法了。
離中考前一個星期左右,他們開始拍畢業照,早早選好班服,男女同款。
拍畢業照那天是個陰天,不用瞇著眼睛看鏡頭,攝像師一個班一個班拍過來,何桉他們班排在比較后的位子,班上有幾個熬不住的男同學紛紛跑到后山上去了,李離也是其中之一。他們不聽勸阻,不想閑等著,卻由此錯過了初中唯一一次集體合照的機會。
“好,三,二,一,笑!”相機定格的時候,何桉覺得很遺憾,初中三年同學,卻不能和他們一起留下一張合照,怪只怪當時他們的逆反心理及其嚴重,最后,老師怕耽誤時間便也隨他們去了。
可能他們會后悔,但既已成定局,便也多說無益。
那一年,何桉考上了最好的高中,但選了一所比較一般的高中就讀,只是因為它離家更近。媽媽也很支持何桉的決定,雖說沒去最好的學校,但她相信何桉可以憑自己努力考一個好的大學。
而李離也終于不負眾望,他考上了高中,和何桉在一個學校,但何桉在尖子班,他在普通班而已。
三年的同學情分或許已經發展成不一樣的情愫,但只要沒人提起,他們就能如往常一樣做一對心有靈犀的好朋友。
而周婉婉卻離開了這個小鎮,被姑姑帶去了另一個城市,她姐姐入股了一所私立學校,校風嚴謹,收錄的學生本也就是一些初中及其不聽話的孩子,但家里有點閑錢,放到這所私立學校加以管教,那里的老師也都很嚴厲,每年考上大學的學生會比普通學校多,周婉婉后來說她在那里的三年感覺就是在坐牢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