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如今正值初春時節,九華山上雨過天青壁潤,風來松展屏張。千崖競秀,萬壑爭流,鳥啼翠柳,花落樹香。
但見一位少年正在山頂中練劍,破空之聲不絕于耳。
約莫兩個時辰后,少年練畢。
卻不將劍收回劍鞘,而是口中念念有詞,手上施展動作,道:“收!”
那把劍頓時化作一把簪子大小,飛在頭上。
少年收起劍后,看著眼前風光無限,不覺心中快意萬分,想起前幾日所遇之事,更覺妙不可言。
不由一個飛奔,在林間與山中鳥獸盡情嬉戲,盡顯少年本色。
待到夕陽下山,少年悠閑的看著殘陽鋪灑天空,眏得山間景色晦明。遠處倦鳥歸途,麋鹿知返。松林隱隱,花樹紛紛,一派祥和之色。
只是待看到大殿深處仍舊銅門緊閉,不由有些緊張焦躁之色。
左右無法,只好開始焚香沐浴更衣打坐凝神。調理內息,運轉周天,不覺又過了幾個時辰。
待氣息合天地之變化后,少年深吐一口氣,只覺神清氣爽。
便手持一本【黃庭經】默誦。
忽聽有咔嚓一聲,仿佛有什么東西被打開了。
聲音雖小,落在少年耳中,卻猶如一顆巨石投入江水之中,激起滔天巨浪。
少年頓時大喜,放下經書,幾個閃身穿過層層閣樓靜室,在一處門外恭身等候。
過一會,果然聽見師父傳召,心中忍不住歡呼雀躍起來。
隨即又整頓一番,走進室內便拜道:“徒兒拜見師父,師父此番出關可有收獲?”
只見上首端坐一位白須白發老者,面容祥和,卻不見老態。正是其師衡陽子。
衡陽子道:“云之,你來了?!?p> 又嘆了口氣道:”無可奈何,無可奈何,前塵冤孽未解,今朝道果難開。合該是我的劫數到了。心魔已成,為師再潛心苦修也無能為力了?!?p> 趙云之乍聞此言大驚道:“師父!”
正要在說些什么,就聽師父道:“這是為師的命數,不過你無需擔心,若能三五年內化開此心魔,劫數自能消解。”
“天色已晚了,你且前去休息吧,明日我自有話要囑咐你。”
衡陽子說罷,閉上眼睛就不再說話。
趙云之見狀,雖心中千頭萬緒,卻也無計可施,只好應了聲是,一夜輾轉難眠。
次日,天剛蒙蒙亮,趙云之因記掛著師父說的話,十分憂慮。便早早打掃完后,來師父室外侯著,以供差遣。
卻不想過一會,師父的話音從外面傳來。
趙云之尋聲而來,卻見師父雙手負于背后。看著傾瀉而下的瀑布飛泉。
道:“云兒,你可知道為師的修為何故三百年來一直停滯不前?”
身后趙云之聞言立即揚聲道:“道之一字,變化莫測,天機又豈是我等能時時堪破。。?!?p>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聽衡陽子輕笑一聲,微微擺了擺手,示意停下不要再說了。
沉默半晌,直到有風將他衣袖吹的獵獵作響。
衡陽子才道:“近來,你可曾聽說過北帝法派?”
趙云之奇道:“弟子當然聽過,師父幾十年前就曾說過,其創派祖師鄧紫陽還曾與師父您座談論道。當年您還說他們北帝法派功法霸道凌厲,只要潛心苦修便可速成修為?!?p> 趙云之說到這,不禁笑了一下,頑皮道:“不瞞師傅說,當年徒兒還真動了改換門庭的心思呢。不過幸好我沒走,留在師父身邊,否則留師父如今一個人在山上,整日對著山間樹木,鳥獸疾飛,豈不太過孤單?!?p> 衡陽子聽到這話,也微微一笑,轉過身道:“走了好,當初你要是也隨著你那些師兄弟下山,如今修為更進一步也說不定?!?p> 趙云之聽了這話笑道:“只是有一點,他那北帝黑律枷鎖甚多,管天管地,連人往哪邊撒尿也要管,我在師父身邊自由散漫慣了,我可受不了那份罪?!?p> “再說了…”
說到這,趙云之面色微紅,眉宇間一股興奮之色道:“再說徒兒前幾日神游偶遇一女子,實在是超凡脫俗,令人見之不忘。我要是去了北帝派,豈不立刻就犯了色之一戒,只怕登時就被五雷轟頂了,我可不要離開師父?!?p> 衡陽子見他已然動情,卻又懵懂無知。
不由心中暗嘆一聲:“情之一字,果然人難免除。苦也。”
心中雖有所嘆息,卻還是道:“為師閉關這幾年,山上可曾有什么事發生?”
趙云之道:“咱們這里設的有結界,尋常人看不到,自然也進不來,只有些許登高望遠之人不時來此,別的再無旁的?!?p> 說到這,又從懷里掏出一封請柬。
呈于師父道:“這是半個月前,由蜀山弟子傳來的一封邀請函,因師父閉關,因此弟子不敢擅自查看?!?p> 衡陽子一聽是蜀山弟子送來的邀請函,一時也頗為驚訝,連忙打開信函細看。
忽又忙問道:“今日是何日?”
趙云之連忙回答道:“今天是三月初八?!?p> 衡陽子這才眉頭舒展,笑了一聲道:“還好還好,來得及?!?p> 又略帶嗔怪的看了眼徒弟,說道:“為師不在,山上只你一人,以后再有此事,你且先看了再說,免得誤了大事。”
趙云之聽師父這么說,不由嘿嘿笑了兩聲。
又問道:“師父,信中所說到底何事,讓您如此緊張?”
衡陽子移步到一旁涼亭安坐才道:“蜀山掌門來信說,感念道家門派眾多,卻所學駁雜。長此以往,大宗派者名聲赫赫,小宗派者寂寂無人。于是遍邀眾派弟子前往蜀山試煉,合百家所長,推陳出新,以壯大道教聲勢。”
趙云之聽了不由笑道:“弟子覺得此事未必能成,一則蜀山雖然近百年來隱隱有執牛耳之勢,可道教至尊畢竟是昔年張天師執掌的龍虎山。他如今這般豈不是告訴天下以他為尊。到時又是一番口舌是非?!?p> “二則,合百家所長,推陳出新,這說的容易,可誰家沒點壓箱底的東西,僅憑他蜀山一句話,就要大家全都開誠布公掏出來,卻不見他們誠意,這更不合理?!?p> 趙云之邊說著邊搖頭,覺得此事必不可行。
突然又好笑道:“師父您是說過,您也是出自蜀山,如今的蜀山掌門更是道法卓絕,心懷天下。怎么突然作出這般舉動,實在不合常理?!?p> 其實他本想說蜀山掌門這個法子真是蠢到家了,只是礙于師父顏面才換了言語,口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