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與請薄先生從育嬰堂里挑了幾個孩子,又跟趙白石一起一一見了,最后留下了兩個男孩兩個女孩,分別給孫仲宣和孫玉蓉做伴讀。
城北貧民區(qū)的治理也已經(jīng)初見成效,挨家挨戶進行了登記,征集了兩處大院子,辦起了官督民辦的培訓班,目前主要是面對貧民區(qū)內(nèi)的孩子和有學習意向的年輕人。請了些城中落榜、家境又不富裕的秀才,讓他們邊教書邊備考,這樣還捎帶腳地解決了落魄秀才們的生計。
另請了先生設(shè)了學徒房,專門培訓跑堂伙計、帳房先生。
原來吳家東院學徒房的先生雖然沒有出山,但他引薦了一個人過來,是他的同鄉(xiāng),叫孫瑞達,四十多歲,為人風趣幽默,卻又練達務實,教授的東西不局限于書本,更多加入了親身的見聞和經(jīng)驗,課堂上生動活潑。
秋與對孫瑞達很是欣賞,當即拍板,花了大價錢請過來,并專門在府里撥了一個院子出來安置孫先生,而孫先生除了要在學徒房里授課,還要兼在府內(nèi)授課,秋與自己都會跟著一起聽課。
這樣一來,小薄先生就可以專門掌管府內(nèi)的帳房,以及專心教授孫仲宣和孫玉蓉,除了帳務,他的學問也是極好的。
秋與的生意越做越大,各種人才都缺,為了培養(yǎng)自己的人手,秋與自費為貧民區(qū)內(nèi)學堂和學徒房的學生提供食宿,專門在附近設(shè)立了宿舍和食堂,也算是對趙白石工作的一種支持。
并將學徒房的招生面擴大,除了貧民區(qū)以外的人,識字且在三十歲以下都可以入學。
學堂的招生僅在貧民區(qū)里進行宣傳,而學徒房的宣傳,在秋與的建議下,采取了跟炸貨鋪類似的宣傳模式,同時在西安城中幾個重要的十字路口,以及東西南北四個城門處都設(shè)了宣傳點,擺桌子、拉橫幅、擴音大喇叭喊、發(fā)傳單,兩三天下來就招滿了第一期的三十人,還有好些沒排上的,預約了第二期。
錢記炸貨鋪正式開業(yè)的那天,秋與并沒有再大張旗鼓,只是挑了個吉時,放了串鞭炮,但因為之前五天的免費品嘗活動已經(jīng)起到了非常好的宣傳效果,放鞭炮的時候店門口就已經(jīng)圍滿了人。
為了避免忙不過來,貨品就只定了五類,酒除了西安燒酒,又多加了一種比較出名的西鳳酒;茶也是,除了面對普通大眾的大碗茶,又加了時令的好茶,以便可以滿足不同檔次客戶的需求,菜湯則取消了。
秋與又在茶樓上坐著觀察了一天后,心里基本有了底,照著眼前的情況,不出意外的話肯定是不會賠本的,而且利潤應該還不錯。
因為有分股份的動力,從福順和遠香到每一個工作人員,都十分地賣力。
趙白石忙著跟薄先生和郭先生討論開墾荒地的事務。
具體涉及到的細節(jié)之處太多,又多加上了犯人勞動改造一事,要討論的點就又增加了不少,而在討論的過程中又想到了更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為了提高折子被批復的概率,趙白石務必要把所有能想到的細節(jié)都討論清楚,所有能想到的問題都提前制定出至少兩個解決方案。
而在秋與的監(jiān)督下,又不能加班,趙白石只能在工作時間內(nèi)抓緊一切時間,所以今日便只把秋與送到茶樓,陪著呆了會兒便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