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初期以健體為主流,那同樣推演一番唄。
健體這東西,非常消耗資源。
這樣的資源分別是兩種。
其一:水。
其二:火。
不然歲肉可是帶毒的,需要用水來洗,若節(jié)約一番,僅僅是用水洗已然足夠,不必火煉。那為什么又要用到火呢?有所保留。
若僅是水洗,那是吃干抹凈,等同于水沒了,肉也沒了,健體用了,但如果在用上火的話,水火沒了,但肉卻可以保留一部分,同樣是消耗兩種,而后者有所保留,自然更賺。
如保留下一部分,在加上健體的好處,對比兩項(xiàng)資源,這是不虧,前提得有水,更得有火。
先說水這個玩意。
水這個東西多種多樣,什么弱水、重水、浮水、凈水、血水...簡直不要太多。而這各種各樣的水是可以溶解到一起的,所以它們叫量。
每一種不同的水,于量而言僅是一滴,相比更高級的水而言,量是比較普通的。
那么更高級的水是什么?水源!
如量是具備一個總量的,而這個總量便是水源。
若量以滴來計(jì)算,那源則是分來計(jì)算,一分源便是量之和,這樣的水源無疑更為稀罕,要是水源沒有了,那水估計(jì)要枯竭了。
當(dāng)存在水源時,水這個東西可以說是無限的量產(chǎn)貨色,但沒有水源了,全都得干。
這不是說水源那么牛嗶,能大量產(chǎn)出各種各樣的水,而是它能把每一滴量水給稀釋成無量。
一滴量水,配上水源,等于無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這樣的無量水,沒有那一滴滴的水強(qiáng)悍,而是稀釋的作品,也就是最為普通的江河水。
給這樣的水,分分等級。
其一:江河。
普通。
其二:量滴。
精品。
其三:水源。
稀罕。
江河對于歲肉有用嗎?說實(shí)在的用處真不大,除非是長時間的泡在江河里,讓江河水流干。
視為干涸。
這是一個漫長的工程,同樣也是對水資源的最大利用,把最普通的水用處給最大化,只要有水源的存在,江河水是流不干的,只不過這歲肉要是堵死了出水口,那水自然干涸了。
這是以干涸為準(zhǔn)的清洗,而清洗頂多是把肉塊給洗干凈,如將雜質(zhì)洗成肉,這塊肉更肥了,這是水源的附帶作用,對事物進(jìn)行量化,不過量化的次數(shù)是有限的。
一般是量水有多少滴,就可以量化多少次,而量水里面同樣是有上限的。
如世間全部是凈水是一萬,這一萬則是一滴的總量。
如水源進(jìn)行了一次無量化,那這一滴的總量里面上限則會少一滴,也就是世間可能只有九千九百九十九滴凈水了,不在可能有一萬滴,而之所以說可能,則是因?yàn)榈谝淮尾惶赡苤苯咏o你損失。
這也就是說一萬滴則是總量,不在會變多了,套上了一個瓶頸,不在會產(chǎn)生新的凈水,當(dāng)進(jìn)行一次無量化時,便是讓無限的水成了有限的。
當(dāng)然拉,就算沒有無量化這回事,新的凈水也很難產(chǎn)出,一條凈水河流凝聚成一滴凈水可是很難的。
至于誰比水源更變態(tài)的水...嘖嘖。
無根。
水源是作為一種集合體大成存在,當(dāng)形成了水源自然可以把水源給分解。
那么水源具備多少滴不同的水,而每一種水又具備了多少量?分出來!一滴滴的分。要是能分出來,這水源自然進(jìn)階了。
一江河水、一滴海水,一池泉水,一涸汗水。
健體是需要用到水的,最低級的無非是河水,而少了一江河水會有不少后續(xù)的副作用,而海水也差不多,用一滴少一滴。
如海水之清可能不少,但若這不少都是虛的,但用了就沒了。而泉水更涉及總量,副作用還可以解決,但總量要是上限了,那可難咯,所以唄,水這個玩意要么用最低級的,要么用最高級的。
最低級的河水,無非是長肥肉,這有個屁用,資源在多僅是資源,而不是物質(zhì)。所以得用最高級的汗水,至于原因...水源分解之后,這一涸汗水可有可無,這很符合無中生有不是嗎?
當(dāng)然了,虛無與真實(shí)是兩種不同的情況,以是真實(shí)的情況,當(dāng)分解水源時,流出的是汗水,分完了,汗水流干,視為干涸,而這干涸便是水源的蛻變,而之前的水源是怎么來的?合出來的,那么分完了自然可以在合,這便是二分。
虛無的情況則不同,同樣是分解,但不會流汗,分解的作為更是徒勞,這樣的徒勞可以算是一種功德,但得什么,自然要去定義,不然便是徒勞無功。不是什么功德都是會反饋的,至少源這一類,我們覺的并不會反饋。
若是結(jié)果,自然可以反饋,但流汗是在過程中,結(jié)果更是被分解,反饋個屁。所以是徒勞無功了。若沒有結(jié)果可言,自然需要定義出這個結(jié)果,譬如天降甘霖,這把是過程里面的結(jié)果給搬到末尾進(jìn)行實(shí)現(xiàn)。
由于是自定義,這個結(jié)果是汗嗎?只能說可以是,也可以不是,這和流汗是不同的,合理一些,這是雨。而且雨也更符合過程不是?不是一個完整的結(jié)果。
若結(jié)果在過程里進(jìn)行轉(zhuǎn)變,一般是下雨。
用世界的話來說:甘霖。
養(yǎng)生的甘霖雨,這樣的雨其實(shí)挺常見的,至少在世初挺常見,因每一次徒勞無功,都可以視為天降甘霖。
為什么么有反饋?行吧。我自己反饋?zhàn)约骸2欢溥^程,但有一個比較通用的結(jié)果。
用甘霖雨來洗肉,只能說...奢侈。不過可以很有效的提升肉質(zhì)。
這樣的肉質(zhì),不算頂級,但算中規(guī)中矩的步入了物質(zhì)的行列。
資源在多,都是普遍的,而任何物質(zhì)都是稀有的,再多的資源也未必能換一團(tuán)物質(zhì),這是價(jià)值上的不對等。
低的換高的,得付出更多的代價(jià)。
如理論上兩份資源等于一團(tuán)物質(zhì),但這團(tuán)物質(zhì)只值兩分資源嗎?當(dāng)然不是。對于不會合成物質(zhì)的家伙哪怕傾盡所有資源都合不出一團(tuán)物質(zhì)。
物質(zhì)對于資源來說是無價(jià)的。
理論上來講,一團(tuán)物質(zhì)可以等于所有資源,不過這只是理論,關(guān)鍵這樣的理論是可以實(shí)現(xiàn)的。
如資源是可以再生,那么拿現(xiàn)有的所有資源換取一團(tuán)物質(zhì),這筆買賣并不虧,畢竟資源還可以再生。
這是構(gòu)建出來的等值。
若資源是有限的,拿所有換取物質(zhì)是血虧,但如果資源可再生的,拿所有換取物質(zhì)是不是不虧了?算是吧。
以貶值的方式來和物質(zhì)對等,這合成出來的物質(zhì)無疑更低級。
如果說有限的資源合出來的物資是中等,那么再生的資源合成出來的物質(zhì)則是低等,不過總算步入了物質(zhì)行列,就算是低等物質(zhì)也是可以量化中等物質(zhì)的,比如二換一,三換一,而不是像之前那般沒得換。
有限的資源不是拿來換物質(zhì)的,而是拿來換知識的,換物質(zhì)是不對等的,而換知識是對等的。
至于怎樣換,則看公平與否。
如物質(zhì)的合成用到了三種不同的資源,那么換取這樣的知識可以用九份的等價(jià)資源,每一種分為三份。
要是資源的種類單一,那這知識的價(jià)值可就更高了,或者說人家根本不會和你換。
物質(zhì)需要用到三份資源,而你只有手上只有一種,就算這份知識換給你,你也合成不了物質(zhì),這樣的知識是無用的,但就算合成不了一點(diǎn),有些家伙一樣愿意換,因有了這份無用的知識,相當(dāng)于有了一個小小的機(jī)會,一個有三種不同資源的機(jī)會。
一句話:我買的不是知識,而是買的一個機(jī)會。
不過這樣的價(jià)碼可能會很高,因不滿足兌換條件,所以這價(jià)碼則是九的倍數(shù)。
要是一項(xiàng)資源都沒有,那倍數(shù)就是最大化了,九九八十一的說。
要是滿足一項(xiàng)條件,有一份資源,但卻缺了二份,那二份的三是多少?六。六九七十二的說。
要是滿足兩項(xiàng),則是二十七。
要是滿足三項(xiàng),自然只需要九了,不過這還僅僅只是三種物質(zhì),物質(zhì)用的越多,當(dāng)不滿足兌換知識條件時,價(jià)格則會更高。
最高的可能高的,拿所有的有限資源,才能換到這么一份寶貴的知識。
這知識的販賣可以說是暴利,所以在販賣知識的同時最好保持公平,因它本身可是暴利的,在暴利一點(diǎn)可能暴了,不賤賣也不貴賣,而是平價(jià)。
這是以世界的方式計(jì)算,至于知識買賣這東西,文明整的,越是高級的文明,所擁有的知識越多,但越是高級的文明,所擁有的知識都可能是非賣品,而它們不賣是為了知識能夠流通,它們喜歡買知識,而不是買知識,只買不賣的文明,它們是買家,但不是賣家。
很好奇,文明用什么來買知識。
文化?或許。
這些是閑聊,重要的是肉洗完了,洗完了是不是可以吃了?當(dāng)然可以。只不過這很浪費(fèi),但健體不是問題。
酷酷一頓炫,身強(qiáng)體壯,吃干抹凈沒然后了,健體宣布結(jié)束。
不過要是用到第二項(xiàng)資源,則還有的說。
比如火。
水融完畢,雜質(zhì)已經(jīng)成了肉的一部分,這類似于提純,只不過水是方式是融,而火則是更進(jìn)一步的加工,煉!不過火也需要有才行。
同樣的,火也分多種,但火不同的是類別,也就是火種,不同的火種效果是不同的。
這樣的火種可以分為三大類。
其一:身。
其二:生。
其三:靈。
身體是最為普遍的火種,而這等火的來源,普遍是以身為薪材,譬如涅槃,它便是以身為薪材形成的火焰。
這等出自身體的火,叫火種,這是很完整的火種,由全身燃燒而成,不過這樣的火種無論是什么,都只有一枚,而這樣只有一枚的火種,用來烤肉明顯不適合。
第二類火種則是生。
以身為例。
這樣的生是指身體上所存在的力,以身體為薪材是一回事,但身體出力了嗎?沒有。在身體不出力的情況下,火焰可以把身體焚燒殆盡,但要是身體出力了,小小火焰真的可以承受身體的全力嗎?
自焚任由火燒,身體不反抗,結(jié)出一枚火種不是問題。可要是身體出力了,助力火勢,這就是烈火。比如說這火在自己燒自己,身體出力,也要這烈火能夠承受才行,但很明顯,多數(shù)火焰的火候都不夠。
不足以讓身體全力以赴,除非是以身體為薪材而結(jié)出的火種,講真的話,涅槃的火種都不配,因涅槃這玩意是帶屬性的,哪怕這生命屬性很能抗,要么被焚燒殆盡,要么變質(zhì)。
抗不住,灰燼。
抗的住,變質(zhì)。
這樣的灰燼是指火焰被燒成灰燼了,這是燼,也是金。
火煉精金之說。
這完全是火焰是抗不住烈火,但息火轉(zhuǎn)變的,如同火焰把自己給燒死了,這灰燼可以說同樣是火種,只不過是殘次品,燒不起來的火種。
要是抗住了,火種則會變質(zhì),只不過這樣的火種是半成品,比如說通過取巧的方式抗住的,譬如以生命的愈合來頂住的,是作為半成品的火種而存在。
至于說完整的,則是要火焰本身能夠承受身體的全力以赴,成為烈火。但只要火種攜帶了部分屬性,烈火?不可能。當(dāng)然拉,這樣的烈火也不在是火種了,而是火焰,無物不焚的說,凡受烈火焚燒者,皆為灰燼。
與前者不同的是,這個灰燼是活的,而每一點(diǎn)點(diǎn)灰燼那都是火苗。
不息的火焰,不滅的火苗。
烈火是不息的,而火苗是不滅了,當(dāng)然拉,前提是這火苗點(diǎn)燃了才是不滅,而灰燼是火苗熄滅的狀態(tài),這火苗類似于烈火的副產(chǎn)物,畢竟烈火這玩意脫離了生靈的掌控,是的。沒有誰可以掌握烈火,而能掌握烈火者只有烈火本身。
同樣的,作為火種,自身也拿不到,畢竟身體都燒光了,這火種怎么拿?其存在的作用便是給身體烤烤火,要么則是出力,讓火種生根發(fā)芽,成為烈火,猶如創(chuàng)生。
是把烈火視為物,還是視為生,是兩種不同的結(jié)果,前者是造物,后者是創(chuàng)生。
要是造物,多半為一道奇觀,因烈火玩不了,只可遠(yuǎn)觀的說,畢竟一個接觸可是會燒成灰燼的,只可遠(yuǎn)觀而不容褻瀆的說。
要是創(chuàng)生吧,或許還可以玩玩,雖說只有烈火本身才能掌握烈火,但有個玩意叫天賦,烈火之生,若分則成天賦,這是弱化的天賦,歸其根本因不弱化根本玩不起,其生可分,而物則不同。
它是分不了的,但可以視為一種特殊的存在,比如說把什么東西丟進(jìn)這團(tuán)烈火里繞繞,把這造物當(dāng)成一個可以利用的資源點(diǎn)。
造物則是利用。
這是可再生資源,不過它產(chǎn)出的資源是有限級,畢竟你得投入才會產(chǎn)出,而這道奇觀同樣也是有限的,比如說能燒的東西就這么多,燒到最后,烈火是不息,但成了一朵小小的火苗,不在具備當(dāng)初的熊熊烈火。
至于造物之烈火燒出來的玩意,估計(jì)也不會成為什么火苗了,而是...精金?差不多吧。可以把它視為一種能量體,主體部分是用于提升量級,附帶少許能級。
以肉來作為參考。
這塊肉更多的同時,散發(fā)出了點(diǎn)點(diǎn)香味,而這香味代表的是變質(zhì)了,但又沒有完全變質(zhì)。
這精金最大的用途,應(yīng)該是用于蛻變的,要是蛻變不了,才是提升原本的上限,就像蛻變過,但失敗了,上限更高了,成了一個半成品。
譬如半神。
神:......
說精金是資源吧,不完全是。說它不是吧,但它可以造成蛻變。
稀有資源,低能物質(zhì)。
能燒出精金不錯,但前提是有東西可以燒才行,比如說拿資源燒出資源,可要是燒成了一朵火苗,在也燒不動了,而這朵弱小的火苗可以成為生靈身上的一種能力,額...不能說能力,應(yīng)該是本源。
當(dāng)這朵火苗寄生于靈時,可是視為一種本源的存在。
要是在解釋一番:本能!
活的本能,以寄生的方式來慢慢的養(yǎng)自己用于恢復(fù),比如說這朵火苗能恢復(fù)到全盛時期的烈火形態(tài)。
當(dāng)恢復(fù)到全盛時期時,也可以視為一種能力的體現(xiàn),有限的能力,全盛只有那么多,用了不在能恢復(fù),因它本不是生靈可以掌控的東西。
用完了,就沒了,不過可以化生。
比如說利用的又只剩一朵火苗了,這時可以化生,以化生的方式來讓這朵火苗在次可以恢復(fù)到全盛姿態(tài),而當(dāng)在次恢復(fù)時,它不在是純粹的物了,因是生所化,奇物有靈,趨吉避兇。
嗯。它們挺喜歡趨吉的,而這樣的趨吉僅僅是為了自己有個安穩(wěn)的環(huán)境。
比如趨吉到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再也沒有誰利用我了,這樣的趨吉。或者說它們只能長這么大,這么高,其成長具備上限,要是消耗了那么一份,豈不是變小了?對吧。而變小了是需要補(bǔ)充的,而呆在安全的環(huán)境,則是為了保證有一天存在消耗時,在這里可以得到補(bǔ)充。
或者在初期,這樣的地方僅僅是安全,但在往后這樣的地方往往會因它們的性質(zhì)而轉(zhuǎn)變成了福地,而這等福地則是對于它們未來的保障。
要我們來說,上限是可以突破的。
比如說以它們轉(zhuǎn)變的福地來注入到它們的身上,以提升上限,而這只不過是讓一處福地重新變的普通而已,這玩意又不會跑,因這里還是安全不是,而且還吃了一頓飽飯,似乎比安全更可靠了一點(diǎn),產(chǎn)生了少許依賴。
它們呀,是作為靈的一種體現(xiàn),其行動完全出于本能,一旦沒有產(chǎn)生依賴,而這個地方不在安全,它們就會換地方,而這個地方估計(jì)在也不會來了,因不安全。
于它們來講哪里都是安全的,但同樣的,哪里都是不安全的。
安全與否,在于是否能長治久安,如這片不安全的地方成了福地,它們的未來得到了保障,則會默認(rèn)這片地域是安全的,至少在保障消失之前,這些家伙不會跑。
這些家伙,有些到處流竄,這無疑過的很凄慘,但有些卻過的很安逸。
若它們因流竄,而重新變?yōu)橐欢浠鹈纾@在本能的判斷中,則是無容身之地,該跑路了,可該跑路了,又跑不掉怎么辦?野火燎原。
這一朵火苗會成為一團(tuán)野火,這邊的野火熄滅了,那邊的野火又燒起來了,總會有一天野火在燒的,野火燒不盡的說,該跑了,又沒得跑,這火也成了業(yè)火,或許它們燒的東西很少,但架不住日積月累呀。
一天天燒那么一點(diǎn)點(diǎn),總是會燒光的。
本能的認(rèn)知,燒光了,能跑了。而業(yè)火熄滅了,也能跑,無非燒光跑,還是熄滅跑的問題。
這是業(yè)火將息的傳說。
只要有誰在剎那間撲滅在世的所有火苗,哪怕這個撲滅只能維持一瞬間,業(yè)火熄滅。
當(dāng)業(yè)火熄滅,也是業(yè)火焚身之時,業(yè)火焚身不會不接受吧。若不接受,這火可真跑了,而要是接受,這便是一顆新的火種。
于烈火而言,這是退化,同樣的,這也是退路。
若是退化,或許這一次要來上那么一輪物盡天擇,適者生存了。
烈火:老子活不下去了。不能忍!
業(yè)火:讓我瞅瞅,誰能在業(yè)火中得以存活。
烈火:要是一個沒有呢?
業(yè)火:或許會那么一個幸存者的。不因別的,只因它足夠幸運(yùn)。
烈火:那這個幸運(yùn)的家伙真是倒霉。
業(yè)火:怎么說的?怎么能說倒霉的?它足夠幸運(yùn)!比如說幸運(yùn)了錯過了這回事,轉(zhuǎn)世了。
烈火:怎么轉(zhuǎn)世?
業(yè)火:業(yè)火是會焚身的不是嗎?這是焚身轉(zhuǎn)世的幸運(yùn)火種,至于回不回來的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有這個回來的可能,而這個可能足以挽回?cái)」P。
身盡力而壯烈,已是極,而烈火更上一個檔次則是靈,這靈是需要啟的。
無論是造物,還是創(chuàng)生,亦或者化生,都可以視為一種啟迪,但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種特殊的方式啟靈。
不在造物,不在創(chuàng)生,而是以烈火啟靈,以身力之烈火,啟生之靈。
若生盡力而無為,那烈火是虛。
身若是火種,力若成烈火,那烈火有什么可以燒的嗎?生。那么這生究竟是什么?身若無,力若盡,生不明則自焚,這是以烈火自焚,焚不明生。
不明生為何。
故以無身,無力,無為,焚無能而誕生,這樣的玩意有很多種叫法,但都是比較高大上的玄乎。
比如靈。
簡單來講,這回事浴火重生,畢竟燒的是什么不清不楚的,浴火重生唄。
無身是火種。
無力是烈火。
無為是無生。
不明何為生,燒的便是無為的自己,浴火重生,這視為無能。
以宏觀的層面來講,僅僅是浴火重生是很無能的,也很低級,因它是一個保底,最低最低就是浴火重生了。
要是更厲害的,則可以燒出第三種火焰,烈火是極不錯,但極也可以成無極。
至于怎么燒,燒的當(dāng)然是無能。
說白了,無身,無力,無為,沒東西可以燒,若無為是無生,那這一生可以燒嗎?不用燒。沒東西可燒,它自然就燒了。所以唄,燒的是沒有東西可以燒的無,我就燒這個沒有的。
你它丫沒有對吧,就燒你。
要知道一切本可無,那無自然也是可以燒的,以燒無的方式,燒的一切皆無,但行嗎?能燒的一切皆無嗎?可以嗎?哈哈。
若一切皆可無,以我為始,自我而終。簡單的若可以,那就燒光全部,要是行不通,那就算了。
我欲燒光全部,當(dāng)一切皆無,可能嗎?若不可能,即為失敗,自無中生有,燒出一個所以然。
能不能燒光光的,根本不在乎,反正燒不光,自然有了,要是燒光了,那就正好,一切皆無,自此為終,畫上一個永恒的句號。
這是皆可無,它不是為了有,而是為了無。因一切本可無,這代表皆無是存在可能的,若失敗了,簡單的無中生有了。
如我是為了無,也愿意,可要是失敗了,那就算了,這種兩可之間,失敗幾乎是必然的,當(dāng)然了,這也不是什么故意去失敗,皆有可能嘛,就算一意孤行,難道失敗就不存在嗎?顯然不是。
這種一意孤行是注定,注定成功,亦注定失敗。
比如說注定一切皆可無,但做出這個行為家伙卻失敗了,一切無了是成功了,但始作俑者卻失敗了,或者說始作俑者成功了,但皆無卻失敗了。
一般是前者,也就是始作俑者的失敗。
不然誰會允許,一個失敗莫名其妙的落到自己腦門上,不能忍。你可以失敗你的,但別把這失敗加在咱們腦門上,而這個始作俑者要是失敗了,一切自它而無中生有。
至于說它是誰?不清楚。一般叫無紀(jì)。
注定并非沒有失敗了,反而因注定這回事,多了一次敗筆。而在兩可之間,成不成無所謂。
成了可喜可賀,敗了意外之喜,橫豎都不虧。
所以這無也是可以燒的,燒一個皆無可能,而這個燒出來的玩意可以叫靈,也可以叫其他。
怎么形容呢?不太好形容。誰知道皆無可能的第三種火焰是什么?問號。靈都有些狹隘了。
所以唄,簡單些叫它三味真火。
因解釋不了,所以它的名,就是真相。
三是可能,而這個可能無法形容,故而是味,這便是真相,而加個火類似于冠名,告訴你前兩者是火,有前科的,但第三者可不一定是火,所以把火放在最后,明擺著告訴你,它未必是火。
這鬼玩意就叫三味真火,完整品,不存在什么劃分,也劃分不了,火種是火種,烈火是烈火,別把它們當(dāng)做三味真火之一,它們可以成為三味真火,但真火劃分不出火種和烈火。
若以源的方式來形容,這三味真火是本源之列,挺稀罕的,但不是說絕無僅有,畢竟烈火是可以成為三味真火的,所以雖說稀罕,也不至于太罕見,稀松平常拉。但也不會爛大街就是了。
它是有前置的,不說為了無,至少你愿意,而這樣的愿意,便是為了無。
這回事我們是做不到的,這不是不愿意,而是愿意了會后悔,有點(diǎn)逼數(shù),做不到。但我們是做不到,而世生是有可能的,既然有這個可能那這火就可以成型。當(dāng)然拉,我們也有這個可能,不過這個可能在未來,而不是現(xiàn)在。
若兩者取其一,取的自然是我等未來的可能,當(dāng)取了這樣的可能,我等未來做不到咯。但也不是沒有其他辦法,比如說以世生的三味真火來焚身,拿一個浴火重生的保底,這樣本來不可能了,又變成有可能了,而這回事也相當(dāng)于畫上一個句號。
畢竟取自未來,是未來我等有可能會這樣做,會嗎?會的。但要是這樣的未來沒有了,還會嗎?不會了。但未來已然不會,那截取的未來還有效嗎?它會逐漸無效的。
這是說當(dāng)它們到了那個會做,而因未來沒有了所以不會地步,世間的三味真火進(jìn)入了一個截止日期,逐漸熄滅,直至消失。
所以要在熄滅之前,來這么一次玩火自焚,這是一個證明,也是一個句號,證明我等的未來是會的,但我等會自焚嗎?這時是后悔,而那時是不會。所以這就產(chǎn)生了一個任務(wù),也就是誰拿三味真火把咱們給燒一燒,讓咱們后后悔,后悔到今時今日,看看今時今日的我們,會不會玩火自焚。
會嗎?豈能不會。
它丫的給我們一個冒火的本事,直接笑開懷,燒的不要太開心。
三味真火這東西,對于每一個家伙的效用是不同的,例如我等因后悔而不能,也因做不到,而在那時享受一番火烤則會因無悔而可能,故后悔了。
這玩意對生的效果是不同的,看燒什么,但燒不了自己,畢竟自己已經(jīng)燒過了,相當(dāng)于對于火這個玩意免疫了,不過火可以燒火,這是火化。
正常是不能燒自己的,但自己要是不正常了,自然可以燒拉,而大多數(shù)古古怪怪的東西那都是很怕火的,怕的不是別的,而是三味真火,所以火焰這東西對于古怪的事物存在一種莫名的威懾力,畢竟三味真火那可是威名赫赫的,關(guān)鍵在于這玩意可以一直燒。
本來吧...三味真火是燒不了自己的,畢竟自己已經(jīng)燒過了,但自己要是不正常了,本不可能在燒自己的玩意,又可以燒了,這燒起來還能滅嗎?哈哈。這玩火了,可不一定會滅活。
所以唄,不正常的部分一直在燒,因玩火的壓根不會滅,你要火怎么滅火?扯蛋。火不會滅火,只會燒火,以燒為滅,那堪稱火上澆油。
三味真火:這火呀,我滅不了,你們自己想辦法。
入侵誰不好,但別入侵具備三味真火的,不然那下場...嘖嘖。觸目驚心。而一些古古怪怪的東西就這樣被燒怕了,不怕火,就怕一直燒不停,太慘了。
不滅的火焰,沒有燃盡之時,絕對是記憶猶新,不然小小火焰怎么可能威懾諸多怪異,純屬是被燒怕了。
比如說咱們不用這火來燒什么東西,那則火估計(jì)不會熄滅了,不說它永恒不滅,至少帶著一個恒。
若不息則不滅,這不滅可老狠了。
對于詭異來講,這三味真火真是一個恐怖故事,而這火便是我們用來烤肉的東西。
水用雨,火用熄。
今熄,因不能而熄。
往息,因不愿而滅。
旦夕...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