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歷史學院4·蒙塵繆斯
“慶陽香包色彩絢麗,這與鄉土中國不無關系。
傳統的中國社會以農業經濟為主,人們大多喜歡艷麗明亮的色彩,以此作為平淡生活的調劑。
赤黃青黑白五色與傳統道教有關……”
蘆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述課程報告完成得很順利,考完試就放了假。
陸微家和蘆葦家情況很相似,這倒讓蘆葦感到久違的親切。
過年前的蘆葦樂得自在,每天沉浸在各種各樣的書本和故事里——好久沒有安安靜靜地坐在桌前讀書了。陸微的書很多很雜,小說、散文、詩歌都有。
可是看得多了,蘆葦不禁又開始思考:為什么小說中的女性都以得到男性的青睞為畢生的目標?為什么成長類小說的主角都是男性?為什么文學總在歌頌“相濡以沫”而很少歌頌“相忘于江湖”?為什么公主永遠等待著王子的拯救?
其實這不是蘆葦第一次思考這些問題了,只是之前僅僅是思考,卻不曾深入。
但是這次,蘆葦決定深入。
翻閱史料,在歷史的蛛絲馬跡中尋找。不是沒有過優秀的女性,只是她們被忘記了,或是被刻意抹去了。
瑪麗·波爾茲·拉瓦錫,“現代化學之母”,法國大革命陰影下的女科學家。與丈夫安托萬·拉瓦錫一同追求科學與真理,貢獻不輸安托萬·拉瓦錫。
可課本的插圖卻將她刪去,絲毫不曾提及她的貢獻。營銷號找到課本插圖原圖也只將其描述為“科學家拉瓦錫身邊的美女”。
提及昆蟲學家,大多數人們只知法布爾,有誰曾記得昆蟲學的開創者也是一個女性——瑪麗亞·西比拉·梅里安。
她很少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蘆葦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別人的,姑且認為是出于昆蟲學本就不是很大眾的學科吧。
女帝武則天,僅僅因為性別就受到了多少詬病和非議。而我們,甚至無法得知這一位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女帝的閨名。
“嫁給博物館”的曾昭燏先生——請允許蘆葦將她稱為先生,因為在蘆葦的眼中,不是所有人都能被稱為“先生”的,而將“sir”和“Mr.”翻譯為“先生”簡直是最大的錯誤。
她將一生都獻給了博物館事業,卻只有專門去搜索才能找到資料。
……
蘆葦只覺得憤怒。
這些只是能夠留下名字的,不知道還有多少人的功績和貢獻被搶走,名字被抹去。
這或許與性別無關,又或許與性別有關。
“若想追求科學,一個人必須在法律上具有資格、自由、值得信任,而且能獲得獨立收入,并擁有財產。”
“從古至今,性別和階級被當作托詞,用來限制女性參加公開的活動。政治的、經濟的以及法律的權力行使于許多‘舞臺’,然而除非女性被這些‘舞臺’接納成為正式成員,否則她們會受到公眾的反對。”
“盡管世紀更替,女性對學問的追求卻總是遭受公眾道德的限制,這主宰了性別階級,以及不同的性別被期待進行何種不同的活動、采取何種不同的行為。一般的習慣也左右了提供給女性的選擇,比如將照顧家庭和孩子的責任指定給妻子,這就限制了她們把時間投入學習和研究……”
蘆葦能想明白,但她不愿意承認,不愿相信世上竟有如此不公平的事情。
她之前被保護得太好了。
蘆葦很想找人哭一場,可是找誰呢?
陸微性格很好,朋友也很多。可那是陸微的朋友,不是她蘆葦的。
“蒙塵的繆斯也是繆斯嗎?”蘆葦輕聲地問著自己,繼續翻著手里的書,試圖在其中尋找到一些慰藉。
蒙塵的繆斯當然也是繆斯。追求心之所向的道路上并不需要鮮花盛開萬人喝彩,追求心之所向的目的也不是名垂青史百世流芳。
這些蘆葦都懂,但她還是覺得委屈——她們的貢獻憑什么被忽視和遺忘?
打開電腦,蘆葦決定將收集來的資料核實整理,一一編寫成文章、小說、劇本,以各種各樣的形式進行宣傳。
既然此前她們的貢獻無人在乎,那么今后就由我來為你們立傳!
先從最熟悉的開始吧。
賀梅英,女,漢族,1934年12月出生,甘肅慶陽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慶陽香包繡制代表性傳承人。
賀梅英七八歲隨母親學做刺繡,十三四歲已做得一手絕好的女紅,作品風格獨樹一幟。其香包做工精致,針法細膩多變,色彩艷麗,造型獨特,而且刺繡所用的繡線均由天然蠶繭抽絲、合線、染色,工藝十分講究。表現手法上,她把民間傳統的香包刺繡和國畫的渲染方法結合起來,作品雅俗共賞。
1989年兩幅刺繡作品入選“第二屆中國藝術節民間藝術展覽”;1997年香包作品《書套》獲“西峰市第五屆民間香包刺繡品展銷大賽”一等獎;1998年香包作品獲“西峰市第六屆民間香包刺繡品展銷大賽”二等獎;1999年香包作品獲“西峰市第七屆民間香包刺繡展銷大賽”一等獎;2001年在西峰市人民政府主辦的“西峰首屆香包節民間工藝品大賽”中獲特等獎;2002年大幅刺繡作品《牡丹百壽圖》獲“首屆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一等獎,堪稱代表作;2003年系列香包作品《四季花瓶》獲“第二屆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一等獎,同時《中華手工》雜志對其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同年被GS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民間藝術家”,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委員會命名為“民間藝術大師”;2004年香包作品《開屏孔雀》獲“第三屆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金獎;2005年香包刺繡作品《中堂》獲“第四屆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金獎。
2006年刺繡作品《梅竹圖》獲“第五屆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金獎。2005年2月受邀參加了深圳舉辦的“全國工藝美術大師春節文化節活動展演”,獲得了極高的贊譽。2007年6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慶陽香包繡制唯一代表性傳承人稱號。
劉蘭芳,慶陽香包繡制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強推《蒙塵繆斯的微光》,為西方古往今來杰出女性立傳!